-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李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南京 210044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它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
力。因此,低碳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本文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向低碳经济转型面临的困难,
并提出了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若干可能途径,得出中国经济发展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是必由之路,并且要立足于实际,走出
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经济之路。
关键词:低碳经济 经济发展模式 困难 途径
一、相关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从 2003 年“低碳经济”一词率先被英国提出之后,国内外学者先后展开了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但
由于其研究的时间尚短,所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较小,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系统。
1. 国外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国外学者在低碳经济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一些观点:2006 年英国发布了由前世界银行首席
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1]带头完成的《气候变化的经济学》(又称《斯特恩报告》),用“成本一效
益分析”方法对欧盟提出的全球 2摄氏度升温上限加以论证(进行学术与方法论阐述),呼吁各国迅速采
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尽早向低碳经济转型。
在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方面,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2]等人在 1991 年发表的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中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1] Stern N. 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2] Grossman G M, Krueger A B.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R].NBER Working
Paper No.3914.1991.
1
概念,认为环境质量同经济增长一样也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人均收入
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到达某个临界点(拐点)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
趋低,环境得到改善和恢复。Panayotou[3]在 2003 年发表的《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中
验证了格鲁斯曼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即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发展呈倒“U”型曲线关系,并从人们
对环境服务的消费倾向角度解释了原因。Ankarhem[4]在 2005 年发表的《A Dual Assess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中写了关于考察瑞典的情况,指出 1918-1994 年间,二氧化碳、二氧化
硫(SO2)和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排放状况也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布。而 Friedl[5]等人在 2003 发表
的《Determinants of CO2 emissions in a small open economy》中认为,1960—1999 年间奥地利的 CO2
排放状况与经济增长呈“N”型而非倒“U”型关系。Grubb[6]等人在2004 年发表的《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nd economic growth》中认为,在工业化初期,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均
CO2 排放量较高,但是跨越这一阶段以后,人均 CO2 排放量将在不同水平上趋于饱和。
在脱钩研究方面,Sturluson[7] 在 2002 年 发表的《Economic Instruments for Decoupling
Environmental Pressure from 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