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卜正民的《纵乐的困惑》
《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 ,作者为加拿
大学者卜正民,方骏、王秀丽、罗天佑译,三联书店 2004 年出版。这是一本优秀的分析明代商业文化变化的社会史书
籍。被誉为“一块史学艺术的宝石” [1] ,这本书在结构上进行了缜密的构思,从文献中撷取、组织、融合了所有史料,
在明代浩瀚的史籍中择选出代表性人物,将历史著作的语言文学化、幽默化,描述了明代沸腾而复杂的商业文化全景。
一、独到的结构设计
《纵乐的困惑》用独特的理解叙述了一个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国度的商业文化史,揭示出处于这种变化中的人们在财富带来的快乐中所触发的困惑。通过这个视角,卜正民透视到了当今中国的影子。他在英文版序中说“如果我没有经历中国自 70 年代以后从农村国家到城市国家资本主义的浓缩旅程,我也许不会构思写这本书,或不会用眼下的方式来写。这并不是说本书的叙述源自明代以外的资料,只是想承
认,每一个历史家都是从现在反思过去。 ” [2] 历史有些过程是相似的,并且可以加以借鉴反思,这个观点毫无新意。但卜正民却通过独特的构思给读者带来了新颖的阅读情绪。在
这部书中,卜正民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譬喻方式,用“春夏秋冬”的嬗递来暗示明代商业文化的发展与覆灭。全书以明代中叶为分界,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用“冬、春、夏”作为每个时期的譬喻,而最后明代覆亡的三年则冠之以“秋”的命
名。之所以用 “春夏秋冬” ,是因为卜氏看重其所具有的 “循环”的寓意。但我们看到, 卜氏又打破了这一传统的象征性。在中国,春象征萌芽,夏喻为鼎盛,秋意味衰竭和萧条,冬
譬喻事物最后的覆灭。卜氏并没有遵守这一法则,他认为冬
象征社会的平稳和谐,春则意味着和谐已经开始被打破,而
夏秋则象征着消颓。这样的构思让中国读者耳目一新,这正
表现出这位外籍学者的另一用意,正如卜正民自己在中文版
序中谈到的: “作为一个清楚知道自己是那个世界(中国历
史)以外的人,我有着静观整个明代社会和文化风景,而又
不必将明人的选择带到我自己生活中去的优势。这是一种绝
大多数中国历史学家所没有的奢侈品。 ” [3] 这段话透露了卜
正民能够正确把握中国历史研究的那份自信,他对中国传统
的“春夏秋冬”的因循和创新,是他为启发中国史学者怎样
构思自己的历史所展示的一个精美的展品。
在全书的导入和各章的连接上,卜氏找到了一个与明代共依存的普通人物作全书的导游者。这种人物,必须是一个朝代中的代表性阶层。他们的一生与朝代兴衰的一段共始终;他们具有对社会变换的忧患意识;最重要的是,后代的我们
能在遗留下来的文献中找到他们的影子。大多数人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见了踪影,所以想找到一段历史最好的导游式人物并非易事。卜氏就在众多条件的约束下找到了这样一位人物,他的名字叫张涛。正如卜氏所说: “在篇幅庞大的《明史》中,他的名字仅仅出现过一次。 ” [4] 但因为张涛有较全面的文献记载:有他编撰的方志体现他的个人情感,有参与国家管理的简短的经历,有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这些使他成为贯穿全书的导游人物。这种导游式的主角的安排,也是让人耳目一新的。人物是历史的主角,这是社会史著作的理念,这种撰写方式在中国传统刻板的学术成果中脱颖而出,占尽了东西方历史研究者的眼球。但是卜正民似乎做的更出色,在《纵乐的困惑》中,他又安排了主角当中的主角。当这个导游式的人物――张涛的思想贯穿全书的时候,卜氏对整个明代商业文化的勾勒也贯穿全书。这个核心人物,带我们走完了全书愉悦的阅览历程。
二、娴熟的史料驾御
1、敏锐的历史感觉
历史传承给我们的不可能是完整的画面,鲜活的人物,
只有残破不堪的零散的碎片。如何从中国大叙事式的历史纲
目中打捞出残存的碎片,把它们复原成鲜活的景象?除了尽
可能去搜寻更多的史料之外,更重要的恐怕就是历史学家敏锐的历史感了。这种西方学者对非西方社会的历史所具有的
敏锐的感觉, 美国史学家柯文称之为 “移情”。所谓“移情”,就是指“力图对任何特定的非西方社会的历史,从自身的情
况出发, 通过自身的观点, 加以认识。”[5] 卜正民就运用 “移情”进入了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世界,亲身体验到了明代商业文化膨胀下各色人等的内心世界。
试举一例:关于明代建筑物的主要材料――墙砖,引发了作者对历史敏锐深刻的感触。一块至今还嵌在南京城门上的墙砖,已经没有了更多文献材料,仅剩下了几个名字:招
甲:席俊翁, 甲首:方朝张, 窖匠:卢立,造砖夫, 广福寺。卜正民却将这些文字与零散的史料进行联系整合,构架了明
代“墙砖”生产的完整景象。例如他根据史料对甲首方朝张和招甲席俊翁身份地位的推测;根据历史地理知识对这些墙砖的生产地的猜想;根据《天工开物》对窖砖生产方式的分析等等。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有了充分的史料并不说明就能成功地复原历史,只有将良好的历史感和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NAS-CC02_2013《产品、过程和服务认证机构要求》(2019-2-20第二次修订清稿).pdf VIP
- JJF1376-2012箱式电阻炉校准规范.pdf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实际问题例5》名师教学设计.doc VIP
- SCR脱硝催化剂体积及反应器尺寸计算表.xlsx VIP
- 房地产市场的数字化转型.pptx VIP
- 妇联换届宣讲培训.pptx VIP
-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pptx VIP
- iSecure Center综合安防管理平台 安装部署手册 V1.7.0(1).pdf VIP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思维导图新版、曲线汇总.pdf VIP
- 动火作业专项培训.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