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年红楼辨真假
文献标识码 :A
《红楼梦》研究在今天越来越难了。自《红楼梦》问世以来 200 多年,人们几乎翻遍了与《红楼梦》有关的所有档案资料, 并从所能想到的各个角度讨论过这部伟大的著作, 形成中国其他 任何一部小说都没有的殊荣――“红学”与“曹学”。
《红楼梦》真不愧是一部盖世奇书,还在写作阶段,它就以 抄本的形式,走进许多士大夫的书案,并有一群文人为之批注。 接踵而来的是评说热、 索隐热、考证热。上个世纪 50 年代至“文 革”,由于毛泽东的推动,中国对《红楼梦》的研究被推到一个 高峰。纵观这 200 年《红楼梦》研究考证的全部历程,粗线条划 下来也就是两个阶段,以胡适先生《红楼梦考证》的发表为界, 发表前为“旧红学”时代, 其后为“新红学”时代。 以胡适先生 为代表的“新红学”,主要做的是两件事:其一,证明曹雪芹是 《红楼梦》一书的作者, 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 《红楼梦》所“备 记风月繁华之盛”(袁枚《随园诗话》)是以曹家的家史为本, “《红楼梦》这部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 (胡适《红楼梦考证》 )。 此说一出,虽然仍有一些反对质疑之声,但基本上被广大《红楼 梦》研究者及爱好者普遍接受, 从而使从前的各种索隐之说完全 失去了市场。正是由于这一点,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一书才具 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二,否定《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咬定后四 十回完全不是出自原作者曹雪芹之手, 极力贬损后四十回的艺术 价值。
《红楼梦》成书情况比较复杂。作者在世时,曾以抄本的形 式小范围内流传。 后人见到的抄本有近十种, 其中多是前八十回 本。现在通行的《红楼梦》全百二十回本,是 1791 年和 1792 年 由程伟元和高鹗以木活字排印行世的, 世称程甲本和程乙本。 因 程本的行世,让世人读到了一本完整的《红楼梦》。但由于《红 楼梦》成书的这一复杂情况, 人们对该书的结局有种种猜测与评 说,这是十分正常的。“新红学”对后四十回有意见,这些意见 如果只在学术界里说说, 那也没什么大问题。 翻遍中国古今所有 的小说,其结局真让所有人接受的,恐怕也只是凤毛麟角。不然 的活,金圣叹先生为什么要腰斩《水浒》呢?尽管曹雪芹是罕世 天才, 他笔下的文章也有好的与不好的, 我们想对前八十回吹毛 求疵,鸡蛋里面挑骨头,也绝非难事。事实上前八十回就有许多 文字差强人意的, 况且写作这事就是各抒已见而已。 但不能接受 的是,“新红学”家们一再挥舞权威的大棒, 撇开现在通行的百 二十回《红楼梦》的本子,硬生生地腰斩《红楼梦》,然后胡乱 拼凑一个自以为是的续书通过影视的渠道, 塞给广大观众, 让人 痛心疾首, 由此引出的愤慨至今仍不绝于耳。 这就有必要对“新 红学”家们的论据进行一番必要分析, 去除笼罩在这部伟大作品 之上的全部阴影,让完整的《红楼梦》散发其自己应有光芒。
讨论《红楼梦》后四十回,概括起来主要就是两个问题:一 个是高鹗、程伟元写在程甲本《红楼梦》卷首的“红楼梦序”和 程乙本《红楼梦》卷首的“红楼梦引言”是否可信;另一个是由 “新红学”家们通过所谓的探佚拼凑成的后三十回 (他们一般认 为全书只有百一十回) 是不是比程高本的后四十回具有更高的审 美价值。分析这两个问题之是非,就是本文想做的工作。
总说《红楼梦》后四十回到底出自谁之手还是个谜,这种说 法本身就是一个成见。在 1791 年刊印程甲本《红楼梦》时,程 伟元和高鹗分别就百二十回《红楼梦》的成书情况写了说明:
《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 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好事者每传钞一部,置 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 可谓不胫而走者矣。 然原目一百廿卷, 今所传只八十卷,殊非全本。即间称有全部者,及检阅仍只八十 卷,读者颇以为憾。不佞以是书既有百廿卷之目,岂无全壁?爰 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积 有廿余卷。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翻阅, 见其前后起伏尚属接榫,然漶漫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细加厘剔, 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板,以公同好。《石头记》全书始 至是告成矣。书成,因并志其缘起,以告海内君子。凡我同人。 或亦先睹为快者欤?(小泉程伟元识。)
予闻《红楼梦》 脍炙人口者, 几廿余年, 然无全璧, 无定本。 向曾从友人借观,窃以染指尝鼎为憾。今年春,友人程子小泉过 予,以其所购全书见示,且曰:“此仆数年铢积寸累之苦心,将 付剞劂,公同好。子闲且惫矣,盍分任之?”予以是书虽稗官野 史之流,然尚不谬于名教,欣然拜诺,正以波斯奴见宝为幸,遂 襄其役。工既竣,并识端末,以告阅者。时乾隆辛亥冬至后五日 铁岭高鹗叙并书。 (引自程甲本 《红楼梦》 卷首的“红楼梦序”) 在紧接着 1792 年刊印的“程乙本《红楼梦》时,他俩又对 这一情况再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