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与《书愤》的比较阅读资料.pptVIP

《蜀相》与《书愤》的比较阅读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3/17 * (二)《书愤》的写作背景及主旨 2021/3/17 * 书 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2021/3/17 * 解 题 书: 愤: 书写 愤懑,悲愤 书愤: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 2021/3/17 * (回顾)诗人“书”了哪些事? 首联 “书” 颔联 “书” 颈联 “书” 尾联 “书” 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2021/3/17 * 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从诗中找) A.忧愤国家 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 B.忧愤朝政 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 C.忧愤自己 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 2021/3/17 * 《书愤》主旨 通过对历史的追忆特别是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敬仰,表达了他一方面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又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 。 这两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他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他的悲愤也愈是强烈。 2021/3/17 * 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气如山”一语提挈全诗,须重读;“楼船夜雪” “铁马秋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热的感情读出。 后两联侧重写现在。“塞上”两句集中表现了诗人的悲愤;“出师”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 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感情基调把握 2021/3/17 * 第三课时 1.赏析炼字的效果及答题模式。 2.诗歌的比较阅读。(对象,手法,情感) 2021/3/17 * 一、炼字型问题 的答题模式 字面义+语境义+手法+内容(翻译整句诗)+情感。 类型:动词,形容词,数词 2021/3/17 * 炼字型题目 经典范例(一) 【问】 请赏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中“绿”字的妙处。(4分) 【答】 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绿色的意思(1分),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1分),有色彩感和动态感。春风又把江南万物吹“绿”了,(1分)表达了诗人对江南之春的喜爱之情。美好的春光唤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1分) 2021/3/17 * 炼字型题目 经典范例(二) 【问】 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对于这个“闹”字,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赏析。(4分) 【答】 “闹”本义是“热闹”,(1分)此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1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有声。表达了诗人对大好春光的喜爱之情。(1分) 2021/3/17 *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提问: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此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果把它们各自换成“尽”和“皆”,好不好? 2021/3/17 * 寄寓 寂寞和感伤 青草自绿,无人光顾 黄鹂空好音,无人聆听 情景交融 2021/3/17 *   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以此二字修饰,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英雄长逝、遗迹荒落。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021/3/17 * 高考真题链接(2013年湖南卷)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句。(1分) (2)简析首句“净”字的妙处。(3分) (3)探究本诗的思想感情。(4分) 2021/3/17 * 参考答案 1)桃花流水鳜鱼肥 (1分) 2)“净”此处是纯净的意思(1分),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

文档评论(0)

xiaohue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