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解 品味 创造
《离骚》是千古名篇,是中华民族精神和诗歌文化的源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离骚》却常常遭遇尴尬:学生常常因其文句生涩拗口而只把它作为头脑中的存目,教师也只是零敲碎打出几句诗句来作为识记的积累。优秀的诗文遭遇“教者”的浅薄而被肆意放逐。
要改变这种教学状态,我认为必须立足于诗歌的美学角度,再现广阔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在理解中品味,在品味中创造。因此,教学中我作了这样的努力:
一、利用诵读,营造氛围,巧妙架设情感的桥梁
郭沫若先生说过 :“情绪的进行自有它的一种波状的形式,或者先抑而后扬,或者先扬而后抑,或者抑扬相间,这表现出来便成了诗的节奏。 ”诗歌的欣赏是离不开诵读的。严羽在论学《离骚》时说 :“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
之抑扬, 涕泪满襟, 然后为识 《离骚》,否则如戛釜撞钟耳。 ” 在严羽看来,像《离骚》这样的作品,意蕴深厚,情感炽烈,
必须反复阅读才能得其真谛,这种阅读不是静态的阅读,而须配之以朗诵,动之以感情,到了涕泪满襟的程度才算是领
会了作者的高尚精神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于是,我把指导学生诵读,在学生与诗人之间架设情
感的桥梁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诵读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首先,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诗篇中虽多见生僻词语,但我还
是有意识地让学生回避注释,关注诗歌,认真聆听,而教师
在诵读中用贴近诗歌情感的语音、语调、语速传达出诗歌的
情感,把对字句的理解完全关注在诵读中, “激昂处还他个
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把无声的文字中蕴涵的情感变
为有声的可感知情感,再现作品的艺术境界,使学生在教师
的感染下激起相应的情感。其次,学生自由品味诵读,通过
个人感受,同学相互之间的探讨,把对诗歌的理解用比较恰
当的形式表现出来,完成诗歌诵读的内化过程。最后,学生
个人诵读和集体诵读,使学生能出之于口,闻之于耳,感之
于心,通过口、眼、耳、心等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到对
作品情感的体验中。
二、再现背景,激发想象,诗意品味美好的人格
准确把握诗歌的内涵并诗意地理解诗人的情感,是研读《离骚》的另外一个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以下两个步骤。
1.以广阔的背景来注解,体验诗人的情怀。
由于时代不同,诗人写作的特定时代背景、个人经历有别等,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困难。因此,通过相关资料的链接,为学生还原社会生活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体验诗人的情怀。
高贵出身。《离骚》开篇,诗人自叙高贵的出身,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此时链接《五人墓碑记》 :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明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人强调出身高贵,目的是表现自己对祖国的前途肩负不可推卸的责任,表明自己应该为国家尽心尽力的情怀。
美好品格。取诸香草、美人等美好事物,比况诗人美
好的品格与高尚的人生追求, 是《离骚》 中重要的表现手法,
这种写法也直接影响了后世诗歌的创作。链接《涉江》 :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
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 ?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明确:诗人以美好事物自喻,意在表现自身的美好人格,表明自己有能力使国家中兴。
不惮前驱。不惧怕自己所处的恶劣环境,坚持信念而
矢志不渝是屈原在《离骚》中集中表达的情感,而这又是中
国几千年来知识分子不悔的情结。链接《涉江》 :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接舆髡首兮,
桑扈 ?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
固将重昏而终身!
明确:诗人反复表白,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情怀可
歌可泣。
2.从诗中来,到诗中去,完成诗意的概括。
通过相关诗文的链接,展示丰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有助于学生很好地理解屈原的情感,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搭建了联想的平台,促使他们走进丰富的中国古代诗歌的苑囿。于是,鼓励学生在古典诗歌领域里探寻,用比较恰当的诗句对上述屈原的人格品德进行概括。学生开始了想象的风暴,积极地展开讨论,最后评选出比较恰当的评价:
高贵出身:陈力就列,不能则止。 (《论语》)美好品格: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
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刘羽《一鹭图》 )
不惮前驱:朝闻道,夕死可也。 (《论语》)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林则徐《赴戍登
程口占示家人》 )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
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
三、体验创作
通过联系相关诗歌,进行比较教学,以诗教诗,学生触类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9-2020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pdf VIP
- 200句搞定高考词汇.pdf VIP
-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
- HITACHI日立空气净化器EP-A5000.doc VIP
- 16J604 塑料门窗(建筑图集).docx VIP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解答题专题训练 (12)(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药店员工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ACP云计算考试题库.pdf
- 2025年及未来5年高级铝制品项目市场数据调查、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