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求OAOB最小值;(3)求MA方法
(2)
求OA
OB最小值;
(3)
求MA
方法
MB最小值.
:???直线I交x轴负半轴,y轴正半轴,设直线I的方程为
k(x 2) 1(k 0),
解析几何的解题思路、方法与策略
高三数学复习的目的, 一方面是回顾已学过的数学知识, 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 随着
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学生不会仅仅满足于对数学知识的简单重复, 而是有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
的需求,如数学知识蕴涵的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之间本质联系等等, 所以高三数学复习既要“温故” ,
更要“知新”, 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启发学生的思维, 又能促使学生不断提出问题, 有新的发现和
创造, 进而培养学生问题研究的能力.
以“圆锥曲线与方程”内容为主的解题思想思路、方法与策略是高中平面解析几何的核心内容, 也
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每年的高考卷中,一般有两道选择或填空题以及一道解答题, 主要考查圆锥曲线的标
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 而解答题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
能力的考查,重视对圆锥曲线定义的应用, 求轨迹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考查.
解析几何在高考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高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通过以圆锥曲线为主要载 体,与平面向量、导数、数列、不等式、平面几何等知识进行综合,结合数学思想方法,并与高等数学基 础知识融为一体,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其设问形式新颖、有趣、综合性很强?基于解析 几何在高考中重要地位,这一板块知识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在高三复习中一块“难啃的骨头” .所以研究解
析几何的解题思路,方法与策略,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这样三位一体的拓展型变式教学, 是老师和同学们在高三复习一起攻坚的主题之一?本文尝试以笔者在实际高三复习教学中,在教辅教参和 各类考试中遇到的几道题目来谈谈解析几何解题思路和方法策略.
、一道直线方程与面积最值问题的求解和变式
B, O为坐标原点.例1已知直线I过点M ( 2,1),若直线I交x轴负半轴于A
B, O为坐标原点.
(1)设 AOB的面积为S,求S的最小值并求此时直线I的方程;
(1)
1
丄,0) B(0,2k 1),
匹工2k
2k
1
2k
???当(2k)2
,即
k -时取等号,.??此时直线I的方程为y
2
(2) OA
OB
2k 3 2.. 2 3,当且仅当k -时取等号;
2
(3) MA MB
J 「4 4k2
2(
2 1 2
1)(1 k ) 2 k^ 2 k
1时取等号;
方法二:设直线截距式为 x y 1(a
a b
当且仅当k
0,b
0),
???过点 M ( 2,1)
? ... ab
2.2
ab 8,…S AOB
(2) OA
(3) MA
OB
MB
2a 2b b
(3 )方法三:
?- MA MB
MA
MA MB
1sin
2
sin cos
变式1:原题条件不变,
解:
(1)设重心坐标为
又???
2(a
MB
sin 2
2)
1)(
(b 1)
4,当且仅当
1ab
b)
2a
sin2
b)
2、2
(2a
2 1
b)( a 1)5
(1 )求厶AOB的重心轨迹;(2)求厶AOB的周长I最小值.
(x, y),且 A(a,0) , B(0, b),则 a 3x , b
3x 3y
3y ,
3x 2
3x
2
令直线AB倾斜角为,则
A 1
MB
2
2
A
sin
3 — sin
cos
1
cos
tan
1 cos
2(1 sin )
x
?- y
(2)
0
?-1
cos
则
1(3x
3
2)|
sin
2
拦,该重心的轨迹为双曲线一部分;
AE
2 tan
?,又M ( 2,1),过M分别作x轴和y轴的垂线,垂足为 E,F ,
1
tan
,bf
2 tan
(0
2
2 cos 一
2
2 sin cos—
2 2
2
2(sin cos—)
2 2
2 . 2cos sin —
2(i co^-)
3
cot
2
2
cot i
(0
2卫,
2
令t
cot
i,则 t0 ,
???周长 1 3 t i 2(t 2) i0
2
t
二 cot
i
2 cot —
3。
2
2
变式2 :求OA OB AB的最小值.(留给读者参照变式 1自行解决) 点评:由于三角函数具有有界性,均值不等式有放大和缩小的功能,在解析几何中遇上求最值的问题,可 构建三角函数和均值不等式,合理地放大缩小,利用有界性,求得最值.
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 解法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几何法,特别是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平面几何的有
关结论来处理非常巧妙;二是代数法,将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或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 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