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3/23 * 葱地种蝇 成虫 幼虫 2021/3/23 * 葱紫斑病 2021/3/23 * 葱紫斑病 葱紫斑病又称黑斑病、轮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花梗。病斑椭圆形至纺锤形,通常较大,长径1~5厘米或更长,紫褐色,斑面出现明显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部长出深褐色至黑灰色霉状物,此即为本病病征(分生孢子梗与分生孢子)。当病斑相互融合和绕叶或花梗扩展时,致全叶(梗)变黄枯死或倒折。采种株染病,种子皱缩不饱满,发芽率低。本病还可危害大蒜、韭菜、薤头(藠头)等蔬菜。 2021/3/23 * 葱紫斑病 2021/3/23 * 葱紫斑病 2021/3/23 * 紫斑病发病特征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香葱链格孢菌〔Alternaria porri(Ell.)Cifferri〕。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体内或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但在南方温暖地区特别是广东,病菌以分生孢子在葱类植物上辗转传播危害,并无明显越冬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从伤口、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致病。病菌孢子形成、萌发和侵入均需有水滴存在,故温暖多湿的天气和植地环境有利于发病。沙质土、旱地,或肥水不足,或葱蓟马猖獗的田块,往往发病严重。早苗、老苗发病也较重。 2021/3/23 * 葱紫斑病—病原线图 2021/3/23 * 葱紫斑病防治方法 预防控病。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70%托布津(1:1)1000~1500倍液,或40%三唑酮多菌灵、或45%三唑酮福美双可湿粉10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40%大富丹(1:1,即混即喷)800倍液,或3%农抗120水剂100~200倍液,2~3次或更多,隔7~15天1次,交替喷施,前密后疏 2021/3/23 * 葱褐斑病 2021/3/23 * 葱褐斑病 葱褐斑病又称叶尖黄萎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生梭形病斑,长10~30毫米,宽3~6毫米,斑中部灰褐色,边缘褐色,斑面上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子囊壳。严重时病斑融合,致叶片局部干枯 2021/3/23 * 葱褐斑病—病叶 2021/3/23 * 褐斑病防治药剂 1、50%异菌脲 1000倍 2、速克灵 3、多菌灵 2021/3/23 * 葱黑斑病 2021/3/23 * 葱黑斑病 叶染病出现褪绿长圆斑,开始黄白色,迅速向上下扩展,变为黑褐色,边缘有黄色晕圈;病情扩展后,病斑连片,略现同心轮纹,层次分明。后期病斑略凹陷,密生黑短绒层,被害部软化,容易折断。 2021/3/23 * 葱黑斑病—病叶 2021/3/23 * 黑斑病 边缘有黄色晕圈 略现同心轮纹 后期病斑略凹陷 密生黑短绒层 2021/3/23 * 黑斑病防治指南 发病初开 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粉剂1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2000倍液等,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2021/3/23 * 葱小菌核病 2021/3/23 * 葱小菌核病 葱小菌核病是大葱常见的病害之一,各菜区普遍发生,主要危害露地栽培的大葱。通常雨水频繁的年份或季节发病危害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植株枯死,直接影响产量。主要危害叶片和花梗。发病初期叶片、花梗尖端先开始变色,以后逐渐向下发展,致植株局部或全部枯死,仅留新叶。病部可见棉絮状菌丝缠绕及由菌丛纠结成的黄白色至黄褐色或茶褐色菜籽状小菌核。幼嫩菌核乳白色或黄白色;老熟菌核茶褐色,致密坚实,表面光滑,易脱落。 2021/3/23 * 葱小菌核病 2021/3/23 * 葱小菌核病 2021/3/23 * 葱小菌核病防治 病菌喜低温高湿环境,发病最适宜气候条件为温度15~20℃,相对湿度85 %以上。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露地栽培葱小菌核病的主要发病盛期3~5月。葱小菌核病的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至采收期。 推荐药剂:50%异菌脲1000倍,12%戊唑醇500倍,菌核净,50%甲基托布津400~500倍, 2021/3/23 * 葱虫害 1、葱蓟马 2、葱斑潜蝇(潜叶蝇) 3、葱地种蝇 4、斜纹夜蛾 5、甜菜夜蛾 6、小地老虎 7、蛴螬 2021/3/23 * 葱蓟马 以成虫和若虫为害葱的心叶、嫩芽及幼叶,葱类的整个生长期都有其各虫态虫体活动、取食,致葱类受害后在叶面上形成连片的银白色条班,严重的叶部扭曲变黄、枯萎,远看葱类田一“旱象”,严重地影响了葱类的品质和产量 2021/3/23 * 葱蓟马危害状 2021/3/23 * 葱蓟马危害规律 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四川等省年生10~12代,5月下旬~6月中旬进入为害盛期,各地受害率为80~100%。成虫白天多在叶背为害。6月中旬韭菜上葱蓟马的数量最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