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内外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docVIP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内外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世纪教育网 精品试卷·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2 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第25课 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 一、课内阅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chǔ zhū)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zhé zhē)枝,诸儿竞(jìng jīng)走取之,唯(wèi wéi)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阅读文言文,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儿竞走取之(跑) B.唯戎不动(只有) C.人问之(它,指“道边的李子”) D.取之,信然(的确如此) 3.试着写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一定能说出王戎不取道旁之李的原因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①,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②?”徐曰:“不然,譬如③人眼中有瞳子④,无此必不明。”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戏:玩耍,嬉戏。②邪:疑问词,在这里相当于“啊”。③譬如:好比,就好像。④瞳子:眼睛的瞳孔。 1.结合注释,说一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短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孺子认为月亮特别干净所以明亮。 B.徐孺子是举瞳孔的例子来反驳对方。 C.从文中能看出徐孺子观察能力很强。 D.徐孺子与王戎的特点与年龄都相同。 3.结合短文,说说徐孺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文中多次出现“度”。根据你的理解,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A.尺码,标准。 B.刻度。 C.量,计算。 (1)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____) (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____) (3)曰:“宁信度,无自信也。”(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情境,想象人物的表情或动作,填入句中横线上。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他_____________,说:“宁信度,无自信也。”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王充求学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①焉。充少孤②,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③,师事④扶风⑤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⑥,阅所卖书,一见辄⑦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注释)①徙:迁徙。②孤:小时候父亲去世了。 ③太学:中国古代最高学府。 ④师事:以师礼相待。 ⑤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 ⑥肆:店铺。⑦辄:就。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充的祖先是会稽上虞人,后迁到魏国的元城郡。 B.王充到了京师后做了班彪的老师。 C.王充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在乡里因孝顺被称颂。 D.王充虽然读了大量的书,但是仍旧不熟悉各家学派。 2.王充的“好博览而不守章句”是指王充的( )。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法 C.学习目的 D.学习范围 3.王充家境____(a.贫困 b.富裕),他是通过_____的方法来读书的。 4.王充求学的故事给你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zhū zhé jìng wéi 2.C 3.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朋友们一起玩耍。 4.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的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 1.徐家的儿子九岁,有一次在月亮下玩耍。 2.C 3.徐孺子是一个善于用脑思考、观察、实践的人。 1. C A B 9.等到回来,集市已经散了,于是买不到鞋子了。 3.表情很严肃 4.不要总是机械地处理事情,而是要随机应变。 1.C 2.B 3. a 到洛阳店铺里看别人卖的书 4.珍惜时光,学习王充好学的精神和灵活的学习方法。 5.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