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内外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docVIP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内外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世纪教育网 精品试卷·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2 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第22课 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 一、阅读练习。 1814年,俄奥普联军兵临巴黎城下,巴黎理工学校的学生纷纷请缨参战,并选派代表觐见拿破仑,他们慷慨激昂道:“我们没有忘记那面大旗上‘为了祖国、科学和荣誉’的赠语,巴黎此刻危在旦夕,是我们该抛洒热血的时候了!”望着眼前这些因激动而面色涨红的学生,拿破仑的眼睛湿润了,沉声道:“你们是法兰西的未来,我没有权力将你们送到前线!”无奈,学生代表只好悻悻地离开。 几个参谋对拿破仑说我们守城的兵力不足现在正是让青年们拿起枪的时候您为什么要拒绝他们呢 拿破仑一字一顿地说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后来,这句名言,被镌刻在巴黎理工学校荣誉大厅的天花板上。 拿破仑以一个政治家长远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____宁可自己陷入灭顶之灾____也绝不让学生上前线____正是他的果敢决断____保住了这些有志青年____使巴黎理工学校在后来为法国培养出了上百名科学院院士____无数的工程师____实业家____将军和政治家____他们中的许多人____成为法国强大的中流砥柱____ 请在文章第二、三自然段的方框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填入第四自然段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 , , , , , , , 。 B., , 。 , , 、 、 、 , , 。 C., , 。 , 。 , 、 、 。 , 。 D., , , 。 , 、 、 。 , , 。 “拿破仑的眼睛湿润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他不允许学生参战是因为____________。 “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这句话的含义是(  ) A.拿破仑非常喜欢母鸡下的金蛋,所以不忍心杀掉母鸡。 B.这些学生都是祖国的未来,就像老母鸡一样,孕育着祖国的希望,他不能为了眼前的战争 而让学生毁灭。 C.拿破仑是个犹豫不决的人,他舍不得出钱给参战的学生。 二、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立志读尽人间书 ①自幼聪明过人的苏轼,七岁知书,十岁能文,常常出口成章,发言为诗。许多年长的人都来向小苏轼请教学问,渐渐地,小苏轼的名声就传出去了。 ②小苏轼听多了众人的夸奖,再加上自家书房中已经找不到没读过的书,于是骄傲了起来。他觉得自己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代大赋、唐代诗歌都很精通,可以说到了“学富五车”的程度。小苏轼便在自己书房挂出了一幅自己写的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③一天,有位远道而来的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一本书,上门向小苏轼求教。老人说:“这本书很多字我不认识,我问了几个文人,也郝不认识。大家都说你是神童,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小苏轼听了,十分得意地接过老人手里的书,心想:不就是几个字吗?我肯定得!当他翻开书,看了老人图画的一些字,立刻呆住了。他对这本书很是陌生,(  )没有看过,(  )书里面很多字都不认识。这时,他恍然大悟,感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对着老人满含希望的眼睛,他惭愧地摇了摇头。 ④自这件事后,小苏轼醒悟了: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以前真不应该骄傲自满!他忽然想起自己写的那幅对联不太合适,便连忙回到书房,准备扯下来扔掉。就在动手的一瞬间,小苏轼忽然停住了手脚。他略一思索,拿来笔,在这幅对联上下联的前面各加了两个字,变成了下面的字样: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⑤小苏轼仔细端详一番,满意地打开书本,又发愤用功学习了。这一切都被站在窗外的母亲看在眼里,她满意地笑了。 ⑥苏轼从小常常对自己严格要求,在做学问上知错就改,刻苦勤奋,这让他受用终生。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精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波浪线在文章第①自然段中画出表现小苏轼自幼“聪明过人”的语句。 文章第③自然段的括号里填写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 C.如果……就 文章第④自然段“自这件事后,小苏轼醒悟了: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以前真不应该骄傲自满”中的“这件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苏轼后改的对联在原来上下联前各加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文章第⑤自然段中“这一切都被站在窗外的母亲看在眼里,她满意地笑了”中,母亲“满意地笑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山间小记 我越来越喜欢植物世界,因为这个世界里充满了和谐与生机,充满了宁静与安详。 植物们就是这样,生在哪里便站在哪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