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药学专业医古文教学的定位及作用-精选教育文档.docx

中职学校药学专业医古文教学的定位及作用-精选教育文档.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职学校药学专业医古文教学的定位及作用 中职学校药学专业大都没有开设医古文课程, 取而代之的为 《语文》 教材。且其中涉及到的医古文会根据作者所处年代编入 到不同的单元,老师在讲授课题时,一般都按普通文言文处理。 既违背了教材编排的初衷, 也脱离了中职学生自身基础不扎实的 实际,从而使得中职学生学习医古文“枯燥、乏味”,进而产生 厌学和恐惧心理, 因此重新定位中职学校药学专业医古文教学作 用尤为必要。 课程定位 祖国中医药学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其基本理论蕴藏于博 大精深的古代医学典籍中, 作为医古文是学习中医药学专业的基 础课程, 也是为学生研读古代医学典籍、 消除文理障碍的重要工 具。《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也明确指出:在初 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读懂较浅易文言 文的能力。 “文是基础医是楼”, 这句话很形象地表达中医药学的基本 特征,一代中医大家裘沛然教授认为:“将升岱岳,非径奚为; 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进而提出“医古文正是学习中医药升岱 岳之径,诣扶桑之舟 [1] ”。傅建萍等 [2] 撰文指出:文化和文献 是中医药的基础, 没有文化的传承就没有中医文献, 也就没有中 医学的今天。而殷平善等 [3] 从汉语言文字与中医学的整体思维 中,提出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察与汉语言文字思维密切相关的 中华民族人本精神。 在老一代中医大家谆谆告诫古汉语学习在中医药学理论与 临床实践重要功能的同时,目前社会上却出现一种认识上的误 区:祖国中医药学要现代化, 进而在课程体制改革中裁减压缩医 古文教学内容, 这其实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漠视。 医古文糅 合了中国哲学、历史、天文、文学之精髓,是中医药学宝库中的 珍贵遗产, 作为初中毕业而言的中职学校学生而言, 只有初步了 解或掌握祖国的古代语言, 疏通医学典籍语言文字障碍, 才能更 加深入地了解和体会中医药学专业的精髓 [4] 。 教学作用 医德教育作用 中职学校中医药学专业大都收录了 《华佗传》 、《大医精诚》 等医古文, 均体现了祖国医学“医乃仁术”的光辉思想, 华佗心 存仁厚、大医“活人”,孙思邈“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 无欲无求”等等,无不彰显出普济众生、淡薄名利、专研医术、 行方智园、谦和待人、以及养生保健之道,折射出对健康和生命 的终极关爱、 去功利的人生价值观、 不拘成规勇于探索的精神品 质以及审慎严谨、时时自省的行医作风 [5] 。 拓宽文史医药知识 医古文无论是理论内容还是实践经验均体现出朴素的唯物 论思想和辨证法的精髓,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药物配伍理论、 辨证论治规律, 都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然而根据我们连续四年 对新生生源情况的调查,有总共 1355份回收有效问卷中, 43 名 新生( 3.17%)对中医中药专业非常了解, 313 名新生( 23.10%) 对中医药学专业基本了解, 437 名新生( 32.25%)对中药药学专 业了解甚少, 562 名新生( 41.48%)对中医药学专业完全不了解, 由此可见, 70%以上的学生入学时对中药药学专业一无所知。同 时由于中职学生大都为初中毕业而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 文 理基础知识特别是文言文阅读领悟能力均十分低下, 而中医药学 又以其理论玄奥、术语生涩、内容抽象著称。文以载道,学生首 先就要通过文字、言韵、训诂等古代汉语知识的传授、古代词语 活用现象的分析以及疑难词句的对照研读,且需要大量的阅读、 举一反三, 才能初步掌握其规律, 汲其古医文中的医药知识和文 史资料。 培养人文素质 医古文是集中国古代文明之大成, 蕴含着对人生事业的使命 感、责任感、强调物我两忘、自然和谐的心理调节,注重陶冶心 身、吐纳精气的养生之道。从文体分析,有传记、赠序、铭文、 医案、医话等;从作者分析,有功底深厚的医药学家、史学家; 从内容分析, 不仅传承了博大精深的医药文化, 也提示了无数先 人与疾病抗争的丰富经验。 而当下中国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人文精 神的缺失,对于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制约是一个一个 争的事实, 因此,以医古文为蓝本, 加强对中职学生情操的陶冶, 重塑人文素质,绝对是一条颇具专业特色的绝佳途径。 小结 中职学校药学专业学生整体素质较为低下, 语言领悟能力特 别是对古医文阅读能力的薄弱, 限制了其全面素质的提升。 古医 文教学应在传承上发挥重要作用, 它不仅具有医德教化功能、 而 且还可以拓宽学生文史医药知识、 提高人文素养, 因此应适当增 加中职学校药学专业学生古医文教学内容。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