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docx

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 加强免疫白破疫苗的6?8岁儿童共231人,无发热及禁忌证, 身体健康儿童。 2 疫苗介绍 白破联合疫苗由白喉类毒素原液和破伤风 类毒素原液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成。为乳白色均匀悬液, 辅料 氢氧化铝、氯化钠、磷酸盐、硫柳汞、四硼酸钠。本科室使用的 白破联合疫苗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批号分别为 201010035-3、201011043-6 , 由河南省 CDC逐级分发, 市 CDC 计免科配送。 用于经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全程免疫后的儿童的白 喉和破伤风加强免疫。每支 2.0 ml , 每 1 人次用剂量 0.5 ml , 白破疫苗应在2?8C避光环境中存放, 严禁冻结。 3 不良反应 家长反馈信息表明:接种白破疫苗的不良反 应, 常见的是接种部位局部肿胀与热痛, 有的肿胀达整个上臂, 疲乏、精神欠佳, 较少出现发热和其他全身症状, 严重反应极 少见。 2 护理方法 1 预检 接种前医生询问儿童健康状况, 及以往接种白 喉、破伤风类疫苗有无严重反应发生, 有无接种禁忌证:①已 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者。②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 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③患脑病、 未控制的癫痫和其 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④注射白喉或破伤风类毒素后发生神 经系统反应者。请家长详细阅读白破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并签 名。 2 接种时护理 护理人员认真查对疫苗名称、有效期、批 号、药液质量, 安瓿有无裂痕。为防止吸附剂沉淀, 用前充分 摇匀, 减少泡沫出现, 无菌注射器抽吸规定剂量, 排气, 选 择活动量少的一侧手臂(多为左臂), 部位选择在上臂外侧三 角肌中部, 肌肉较厚的区域, 进针深度不少于针头的 2/3 。酒 精棉签消毒待干, 儿童局部皮肤不很洁净时, 可再次消毒, 持 注射器如执笔式, 垂直快速注入肌内, 抽吸无回血, 缓慢均 匀注入, 快速拔针, 轻轻按压1?2 min。注射毕, 交待儿童 及家长观察 30 min, 当天避免剧烈运动, 多饮白开水, 接种 当日避免清洗注射部位。夏季天热, 接种疫苗后局部不良反应 发生较多, 尤其白破疫苗, 接种单位可以避开夏季天热时节, 或嘱儿童减少活动量少出汗, 减少局部反应。 2. 3 接种后护理 轻微肿胀一般不需处理, 必要时可作局 部热敷, 并预防继发感染 [1] 。接种后当日或 2?3 d, 注射侧 局部红肿, 皮肤因肿胀而发亮, 严重者可扩展至整个上臂, 这 属于血管神经性水肿, 处理方法是对病人采用抗过敏治疗 [2] 。 3 结果 通过对加强免疫白破疫苗 231 人次中发现, 轻微局部肿胀 疼痛者6例,疲乏、精神欠佳者4例,肿胀直径达5 cm者1 例。轻微局部肿胀3d后基本消失。肿胀严重者经抗过敏治疗后 逐渐缓解。不良反应与个体差异、接种者操作技术、接种后活动 强度、气温等有密切关系。 4 讨论 免疫接种的反应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 有的人发 生反应可能较重, 有的人较轻。白破联合疫苗含有吸附剂, 在 使用前未充分摇匀, 致使液体浓度不均, 使用后会引起局部反 应的加重, 或发生无菌性脓肿 [3] ;白破疫苗是继前三针百白破 疫苗的加强针, 疫苗加强次数越多, 局部反应越重 [4] ;必须 作肌内注射, 接种过浅容易发生无菌性脓肿, 所以要求接种人 员必须严格按照疫苗要求规范操作, 才能减少疫苗不良反应的 发生。天气炎热时注射, 局部反应也容易增强。免疫接种后进 行剧烈运动和重度体力劳动会加重反应, 接种白破疫苗的儿童 年龄6?8岁,较之幼儿活动量剧烈, 容易大量出汗, 局部感 染及反应会加重。所以医务人员可避免夏季接种白破疫苗, 接 种时嘱儿童及家长当天避免剧烈运动, 将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其次, 家长要具备一定的疫苗知识, 对疫苗反应有正确的 认识, 接种单位要做好疫苗知识的宣教工作, 包括墙壁张贴宣 传板、书面告知、发放宣传单、电视媒体宣传及医务人员面对面 的指导, 家长才会有更清楚的认识并配合工作。医务人员要有 丰富的疫苗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 及时总结经验, 耐心指导, 做好沟通,减少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 更好完成国家的计划免 疫工作, 减少疾病的发生, 使儿童的健康得到保障。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