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学对企业管理的若干启示
郭恩才
启示之一:最大风险是生存风险
案例:在动物繁殖季节,许多雄性动物要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能取得交配权。
生长在黑龙江流域的大马哈鱼,每年的繁殖季节要从浩瀚的太平洋洄游到黑龙 江产卵和抚育后代。雄性马哈鱼在交配季节变得通体通红,并长出一对獠牙, 几乎不进食,脾气异常暴躁,每天的工作就是与其它雄性马哈鱼战斗 --争夺与
雌性马哈鱼的交配权。经过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强壮的马哈鱼战胜了竞争 对手,取得了交配权。但由于獠牙不方便进食,这些成年雄性马哈鱼最终都将 壮烈牺牲。--许多动物争夺交配权的竞争都是如此惨烈。
这些动物为什么将交配权看得如此神圣?比生命还重要?科学家的研究结论 是:动物的这种行为是要保持物种的延续。而要保持物种的延续,一定要把最 优秀的基因传给后代,使最强壮的个体能够繁衍后代,保证这个物种生生不息, 不至于灭绝。
作为企业,它的最大风险是什么?是能不能继续活着--也就是生存风险。企 业如果倒闭了,破产了,那么什么盈利、什么股东权益、什么企业价值、什么 顾客满意度、什么社会责任统统化为乌有。所以,优秀的企业、远见卓识的企 业家都长存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把确保企业健康地 活着作为第一要务。
笔者的一个朋友在东软集团供职,他不止一次地讲起:东软集团总裁刘积
仁在每年新春茶话会上的第一句话总是:我们又艰难地活过了一年。比尔?盖 茨有句名言: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 18个月。而百度的掌门人李彦宏则认为, 百度距离破产只有30天。许多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在企业经营红红火火、蒸蒸 日上的时候,却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就是因为他们 深深地懂得任何企业都存在生存风险,都有暴毙的可能。
华为是中国最优秀的IT企业之一。2001年华为总裁任正非发表了那篇著 名的演讲--《华为的冬天》,在中国的企业界引起强烈反响。任正非说: 十年 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 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 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 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中国乃至世界最优秀的企业尚且如此谨慎, 那么众多业绩平平企业的盲目自信就只能授人以笑柄。
企业为什么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呢 ?原因有二:一是内部原因。打 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作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经营问题,有管理问题; 有资金问题,有人才问题;有供应商问题,有客户问题;有战略问题,有战术 问题;有规划问题,有执行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统一策划,通盘考虑,正所谓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二是外部原因。虽然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但有 时企业的猝死却是外部原因所致,--好比恐龙的灭绝,原因是气候的骤然变 化。如原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归纳的民营企业的十三种死法都是从外部原因 的角度讲的。但多数的情形是外部因素通过内部因素而起作用,内外夹攻导 致企业夭折。
由于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着生存危机,因此就必须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 强化富有活力的生存基因。在所谓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 比重越来越大(如品牌、商誉、知识产权等),企业的脆弱性也越来越明显。就 像IBM前总裁Gerstner所说的那样:长期的成功只是在我们时时心怀恐惧时 才可能。不要骄傲地回首让我们取得已往成功的战略,而是要明察什么将会导 致我们未来的没落。这样我们才能集中精力于未来的挑战,让我们保持虚心学 习的饥饿及足够的灵活。
启示之二:适应环境的变化
案例:美国科学家腾坡勒和他的学生用了 2年时间,在西印度洋的圣露西 亚岛上对一种蜂鸟进行观察。他们发现,这种蜂鸟中的雄性喙直而短,雌性喙 弯而长。一般在动物界,性状都是为了吸引异性交配繁殖后代,而这种蜂鸟的 性状,却没有这个作用,该性状是保证两性蜂鸟各吃各的食物,互不干扰,不 致为争夺食物而夫妻反目。
原来,在圣露西亚岛有两种植物靠蜂鸟传粉。其中一种植物的花蕊蜜管直 而短,另一种则弯而深,各与雄、雌蜂鸟的鸟喙相匹配。雌鸟适于在略微弯曲
的长筒状花蕊蜜管中采蜜,这类花分布广泛且产蜜量高;雄鸟适于在短小笔直 的花蕊蜜管中采蜜,这类花的花蜜一般较少。尽管雌蜂鸟也可以取食短筒花蕊 蜜管中的蜜,但它们一般更偏爱长筒花蕊蜜管的花,而且在短筒花蕊蜜管的花 附近,它们往往受到雄鸟的驱赶。腾坡勒认为,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这两种 植物逐渐演变适应不同性别的蜂鸟,而不同性别的蜂鸟也逐渐演变适应一种专 供它们吸蜜的植物,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生物链。
其实在生物界,动植物一直在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 --包括外形、
结构、性状甚至食物--尽管这种进化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是不进化你就无法 生存。企业是一种社会的动物,你必须适应社会大环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