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专题复习】——苏轼.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专题复习】——苏轼 苏轼的词一 .成就。(一)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 面改革,最终突破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 (二)提高了词的 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根 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对词的变革,基于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和“自成一家”的创 作主张。(一)诗词一体的词学观。 1.晚唐五代来,词被视为 小道”文。人以游戏态度填词, 认为词“方之曲艺,犹不逮焉” 胡寅《酒边集序》 );柳永虽专力写词,推进词体发展,但 未能提高词的地位。 2. 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诗尊词卑观念。 1)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词外在形式 虽有差别,但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一致。因此常将诗词 相提并论。(2)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诗的相互沟通渗透 提供理论依据。 3. 为使词的美学品位能与诗齐,提出词须“自 是一家” 的创作主张。(1)语出《与鲜于子骏》,针对不同于 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 2 )内涵: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 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真 实性情和人生感受。 扩大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主要方向。 (一) 将传统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 词,将爱情之词扩展为性情之词,使词可以充分表现性情怀 抱和人格个性。如《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江城子?密 州出猎》(继范《渔家傲》后进一步改变了以红粉佳人、绮 筳公子为主要抒情主人公的词坛格局,改变词原有柔软情调, 启南宋辛派词人先河。 (二) 表现人生思考, 增强哲理意蕴。 1.人生短暂,命运易变,命运难以把握。“人生如梦”( 《念奴 娇?赤壁怀古》)、“世事一场大梦”《西江月》)。2.但未否定人 生,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乐观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 度,如《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 3 .较完整地表现由积 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疏狂浪 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后,苏词抒情人 物与创作主体进一步同一。 (三)朝外在世界拓展。晚唐五 代文人词生活场景主要局限于封闭性的画楼绣户、亭台院落 中T宋柳永始将词境扩展到都邑市井、千里关河、苇村山驿 等自然空间;张先则向日常官场生活靠近T苏词大力描绘日 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还进 步展现了大自然壮丽景色。 1.具奔走流动气势的,如“江汉西 来,高楼下,葡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雪浪, 锦江春色”(《满 江红》); 2. 清新秀美的,如“山雨潇潇过,溪桥浏浏清。小园 幽榭枕蘋汀。门外月华如水,彩舟横。”(《行香子?湖州作》) 3. 把对自然山水观照与对历史人生反思结合,在自然美中融 注入历史感和人生感慨,如《念奴娇?赤壁怀古》。4.借和谐 宁静的山水,表现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如《西江月》照\八、、 宁静的山水,表现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如《西江月》 照 \八、、 野瀰瀰浅浪)。5.前代词未关注过的乡村,如《浣溪沙》组词 5 首,多角度描写徐州乡村景色和生活情态; 《浣溪沙》(万 顷风涛不记苏) “雪晴江上麦千车, 但令人饱我愁无。 ”(四) 贡献: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 展了词的时空场景,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使词从“小道”上 升为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以诗为词”。即将诗的表现手法移 植到词中。表现: (一)用题序。 1.苏之前词多是应歌而作的 代言体,词有调名表明唱法即可,故绝大多数无题序;苏把 词变为缘事而发、因情而作的抒情言志之体,须说明词作所 抒情志或事由。然而词体长于抒情,不宜叙事。为此,苏词 多用标题和小序,使题序和本文构成有机体。 2.张先词题仅 起交代创作时间、地点的作用;苏题序功能扩大:1)交代创作动机和缘起, 确定词中情感指向, 起交代创作时间、地点的作用;苏题序功能扩大: 1)交代 创作动机和缘起, 确定词中情感指向, 如《水调歌头》 小序。 2)与本文在内容上互补,如《满江红》 (忧喜相寻) 、《定 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词序纪事,本文重抒发所引发的 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词序纪事, 本文重抒发所引发的 情感。 3.好处:既便于交代写作时地和缘起,也可丰富和深 化审美内涵。(二)词中大量用典,始于苏轼。 1.替代性、浓 缩性叙事方式和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 女《江神子?密州出猎》。 2. “以诗为词”本质上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束缚,把词变为 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词主要供人阅读,注重抒情言志自由, 遵守音律而不为音律所拘。 因此,苏词挥洒如意, 激情丰沛, 想象力丰富,语言变化自如。虽多数词风格接近婉约柔美之 风,但有相当数量作品体现奔放豪迈的新风格,如《水调歌 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的意义与影响一.在文、诗、

文档评论(0)

大宝&小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