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行幸第三十七.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贞观政要行幸第三十七 【原文】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广造宫室,以肆行幸。自西京 至东都,离宫别馆,相望道次,乃至并州、涿郡,无不悉然。驰道皆 广数百步,种树以饰其傍。人力不堪,相聚为贼。逮至末年,尺土一 人,非复己有。以此观之,广宫室,好行幸,竟有何益?此皆朕耳所 闻,目所见,深以自诫。故不敢轻用人力,惟令百姓安静,不有怨叛 而已。” 【译文】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隋炀帝大肆营建宫室, 以便纵情游乐,从西京到东都,沿途离宫别馆随处可见,并州、涿郡, 也无不如此。驰道有几百步宽,两边还种上树作为装饰。百姓无力承 担徭役和劳役的重负,相继起来反抗。到了隋朝末年,隋炀帝已经众 叛亲离,连一尺土地、一个百姓,都不再属于他了。这样看来,多营 宫室,喜爱游乐,有什么好处呢?隋朝从兴到亡我都经历过,这些都 是我耳闻目睹的事,这样的教训,应该深以为诫啊!因此,我不敢随 便动用人力,只想让百姓安居乐业,不要发生叛乱才好。” 【原文】 贞观十一年,太宗幸洛阳宫,泛舟于积翠池,顾谓侍臣曰: “此 宫、观、台、沼并炀帝所为,所谓驱役生民,穷此雕丽,复不能守此 一都,以万民为虑。好行幸不息,民所不堪。昔诗人云:‘何草不黄? 何日不行①?’ ‘小东大东,杼轴其空②。’正谓此也。遂使天下怨叛, 身死国灭,今其宫苑尽为我有。隋氏倾覆者,岂惟其君无道,亦由股 肱无良。如宇文述、虞世基、裴蕴③之徒,居高官,食厚禄,受人委 任,惟行谄佞,蔽塞聪明,欲令其国无危,不可得也。”司空长孙无 忌奏言:“隋氏之亡,其君则杜塞忠谠之言,臣则苟欲自全,左右有 过,初不纠举,寇盗滋蔓,亦不实陈。据此,即不惟天道,实由君臣 不相匡弼。”太宗曰:“朕与卿等承其余弊,惟须弘道移风,使万世永 赖矣。” 【注释】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诗经?小雅?何草不黄》中的句子,意思 是哪些草儿不枯黄,哪些日子不奔忙? 小东大东,杼轴其空:《诗经?小雅?大东》中的句子,意思是东 方远近各国,织布机上都搜刮空了。 宇文述、虞世基、裴蕴:都曾是隋时的重臣。 【译文】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到洛阳宫,在积翠池上泛舟,环顾身边的侍 臣说:“这里的宫苑、台榭都曾是隋炀帝建造的,他生前驱使万民, 为他修筑精雕细刻的宫室,丝毫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并且他还喜好 到各地巡游玩乐。耗资巨大,老百姓怎么能够忍受呢?《诗经》云: ‘哪里的草不枯黄,哪一天不赶路啊?’ ‘远远近近东方国,织布机 上都空空。’说的正是这种情形啊。隋炀帝的荒淫导致天下人的怨恨 和叛乱,最后落得国破家亡,现在,他的宫殿完全归我所有了。隋代 灭亡的原因,难道只是因为君王无道吗?其实他的臣子们也不忠良。 像宇文述、虞世基、裴蕴这些人,他们身居高位,享受着丰厚的俸禄, 被皇帝委以重任,但他们只知道行小人谄媚之事,扰乱视听。这样要 使朝廷不危亡,怎么可能呢?”司空长孙无忌上书说: “隋代灭亡的 原因在于君王杜绝忠言,臣子苟且偷生,上下都有过失。开始不纠偏 改过,后来反叛势力日渐猖獗,也没人敢把实情说出来。因此,隋朝 灭亡不在天意,而是君臣之间不相互扶持所致啊。”唐太宗说:“我和 各位大臣是在隋末天下大乱之后得到江山的,因此我们应该弘扬大 道、移风易俗,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原文】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魏徵等曰:“隋炀帝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 若能常处关中,岂有倾败?遂不顾百姓,行幸无期,径往江都,不纳 董纯、崔象①等谏诤,身戮国灭,为天下笑。虽复帝祚长短,委以玄 天,而福善祸淫,亦由人事。朕每思之,若欲君臣长久,国无危败, 君有违失,臣须极言。朕闻卿等规谏,纵不能当时即从,再三思审, 必择善而用之。” 【注释】 ①董纯、崔象:二人都是隋炀帝时的大臣。 【译文】 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对魏徵等大臣说:“隋炀帝在继承隋文帝基 业的时候,海内升平,如果他能长期住在关中,怎么可能遭致灭亡呢? 可是后来他不顾百姓的疾苦,到各地去行幸巡游,没有归期。最后索 性住在江都,不听从董纯、崔象等大臣的忠言,最终不仅自己死于叛 臣之手,也断送了江山社稷,还留下笑柄让世人感叹评说。虽然帝运 的长短,是天意决定的,但是祸福善恶,也在于人事。我每每想到这 些,都认为若要国家太平,君臣相安无事,君主一旦有了过失,臣子 就一定要直言不讳地指出来。我对你们提出的意见,虽然不能当时就 米纳,但在我反复思考之后,必定会选择好的意见加以米纳。 ” 【原文】 贞观十二年,太宗东巡狩,将入洛,次于显仁宫,宫苑官司多被 责罚。侍中魏徵进言曰:“陛下今幸洛州,为是旧征行处,庶其安定, 故欲加恩故老。城郭之民未蒙德惠,官司苑监多及罪辜,或以供奉之 物不精,又以不为献食。此则不思止足,志在奢靡,既乖行幸本心, 何以副百姓所望?隋主先命在下多作献食,献食不多,则有威罚。上 之所好,下必有甚,

文档评论(0)

niupai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