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来双扬看池莉《生活秀》的“双性同体”女性形象
池莉是 20世纪 80 年代登上文坛的一位高产作家, 是“新写 实”的代表作家之一, 她的作品广泛涉及当代都市生活的各个层 次,尤其注重对女性生活与命运的展现。 她清醒地认识到女性在
池莉以细长期遭遇不平等社会待遇后的边缘性和依附性, 所以一改传统男 权话语中对女性的定位, 在作品中大胆书写女性意识。
池莉以细
腻的笔触、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独 立人格,她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具有“双性同体”特质的女性形 象,这些女性不再依附男人而存在,有了独立的人格,成了生活 的主角。这些人物形象改变了传统文学中女性的柔弱、被动、顺 从,让读者看到的是女性的勇敢、泼辣和强悍。池莉小说《生活 秀》中的主人公来双扬,是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普通人物,她富有 爱心、同情心,有家族责任感,敢闯、敢干、务实,她美丽、自 尊、自强,在她身上,既有女性的柔美和母性的爱,又有男性的 刚强和自立,完全是一个“双性同体”的人物形象。
双性同体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
双性同体”一词的生物学本义,般用于表述动植物的雌
双性同体”一词的生物学本义,
般用于表述动植物的雌
从世界雄同株或一些罕见的生理畸形者, 本文所涉及的“双性同体”则 是人类文化的产物。 “双性同体”一词有着悠久的渊源, 各地原始先民的图腾崇拜物和其他遗物中, 发现有大量的半阴半 阳或雌雄同体的造物主, 这反映出人类的原始思维形成的“双性
从世界
同体”的神话, 究其原始心理, 应当源于人类渴望克服性别对立,
从两性互补中达到强壮有力的内心祈愿。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
从两性互补中达到强壮有力的内心祈愿。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
对人德从科学的角度揭示了人的双性存在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类而言,纯粹的男性或纯粹的女性无论是在心理学的意义上还是 在生物学的意义上都是找不到的。 相反,每个人都表现出自己所 属性别的特征与异性特征的混合,表现出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结 合,不管这种特性是否与自己的生物特性符合。 ”瑞士心理学家 荣格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人的双性倾向, 他认为人的情感和心态总 是同时兼有两性倾向, 男人的心理中有女性的一面即阿尼玛, 女 性的心理中有男性的一面即阿尼姆斯。 男人通过与女人的不断接 触而形成了其阿尼玛原型, 女人也通过与男人的不断接触而形成 了其阿尼姆斯原型。 通过千百年来的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 男人 和女人都获得了异性的特征, 这种异性特征保证了两性之间的协 调和理解。最先在文学理论领域提出“双性同体”这一概念的是 弗吉尼亚?伍尔夫。她在《一间自己的屋子》里写道:“在我们 每个人当中,都有两个力量在统辖着,一种是男性的,一种是女 性的。在男人的头脑里,男人胜过女人;在女人的头脑里,女人 胜过男人。 正常而又舒适的存在状态, 就是这二者共同和谐地生 活、从精神上进行合作之时。”在她看来,男性力量与女性力量 和谐相融的“双性同体”是一种理想人格形象。 在欧美妇女运动 的推动下,伴随着女性主义诗学的兴盛, 20 世纪 70 年代“双性 同体”的研究在西方成为热点。
对人
20世纪 80 年代,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作为西方女
性主义的经典理论被中国文学批评界所接受。 随着女性主义理论
接受和探讨的深入,中国文学界开始反思文学中的两性关系和女
接受和探讨的深入,
中国文学界开始反思文学中的两性关系和女
性形象。 在反思的过程中, 发现“双性同体”是契合当时语境的
一种理论,中国文学批评界才开始关注伍尔夫的“双性同体”。双性同体”成为中国文学批评重要的理论资源,中国学者将之
一种理论,
中国文学批评界才开始关注伍尔夫的“双性同体”。
双性同体”成为中国文学批评重要的理论资源,
中国学者将之
作为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 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 并用于建构
翻译理论和性别诗学。中国文学批评界普遍希望采用“双性和
翻译理论和性别诗学。
中国文学批评界普遍希望采用“双性和
谐”这种新型的关系模式来建构两性关系, 从而达到女性充分的 解放、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女性主义在中国的深入探讨,引起了 文学界对女性形象的反思和矫正。 在中国女性形象遭遇尴尬处境 时,伍尔夫的“双性同体”也就成为国人对理想女性的一个设 想,促进了中国文学界“双性同体”形象的挖掘和创造。在《生 活秀》中,池莉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她心目中崭新的、美好的形象
来双扬, 她融合了女性的温柔善良和男性的独立刚强。 她完 全不同于男权中心文化所规定的被动、消极、柔弱的女性形象, 而是具有了男性一样的主体性, 既有男性人格又有女性人格, 有强悍与温柔、果断与细致等性格。
二 女性的来双扬
作为女性,来双扬拥有动人的外貌。她是一个漂亮、懂得修 饰的风韵十足的女人。 来家的四姊妹中, 来双扬和小弟久久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角度看《文化苦旅》中散文的英译-2019年文档.docx
- 从新准则看会计要素的发展-最新文档.docx
- 从新批评角度解读《鸡蛋的胜利》-2019年文档.docx
- 从方位性隐喻看英汉时间隐喻之异同-2019年精选文档.docx
- 从无公害蔬菜市场供应看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文档资料.docx
- 从日常语言交际中看中西方文化不同-最新文档.docx
- 从晏殊词谈欧阳修对其词的继承与发展-最新资料.docx
- 从暴力袭警案谈当前警务人员执法中的人身安全保障问题-文档资料.docx
- 从李逵的反社会人格看梁山武装的反社会性质-2019年文档.docx
- 从柳宗元与张志和的渔父诗看儒道美学思想的异趣-2019年精选文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