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方位性隐喻看英汉时间隐喻之异同
、隐喻
我们的生活、 语言中充满了各种隐喻。 隐喻本意指“将意义 由某事物转移侧(至)另一事物”。隐喻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
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最早对隐喻作了研究,提出了指称说, 即隐喻是将属于某一事物的名称用来指称另一事物。 各个时期的 学者从修辞、文学、心理等角度对隐喻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
Lakoff 和 Johnson( 1980)对隐喻进行了系统阐释,他们认为语
言的本质就是隐喻,隐喻是人们用一种事物来认识、理解、思考 和表达另一事物的认知思维方式, 是具有其普遍性和共性的人类 基本的认知活动。
Lakoff Johnson ( 1980)将隐喻概念主要分成三类:结构
性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 )方位性隐喻( Orientational
Metaphor )实体性隐喻( Enity Substance Metaphor )。他们
表方位认为,方位性是人类最根本的身体经验, 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 形成的最基本概念。 简单的方位性概念可以被直接理解, 性概念的词都可以用来表示其他概念域,如时间、动作、抽象概 念。因此人们常将上下、前后、远近等具体的空间概念投射到时 间这个抽象的概念上, 用具体概念来描述抽象时间概念, 让人更 好理解。
表方位
二、英汉时间隐喻相似性
在英汉民族思维中,时间和说话者中,只有一个是运动着的,而另一个是静止的,作为参照物。例如,英语中有这样的表达,the Christmas day is coming ” “The time is approachingwhen w e have to think of buying a new house”,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 “新年就要来了”“春节快要临近了”。在这些表达中,说话者是静止的,时间朝说话者方向正面移动。而在面表达中,“我们走进了新时代”、“迈向新世纪””“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letter”,说话者是向前移动的,而时间是相对静止的。不管是时间在移动,还是说话者在移动,他们之间的位置形成了“前一后”,“远一近”等关系。人们用方位词来投射不同的时间。 如用“远” “far , remote”等方位词来投射距离现在较“ 远” 的时间,“在遥远的将来”,“ in the remote future ”用“ 近”“
在英汉民族思维中,时间和说话者中,只有一个是运动着的,
而另一个是静止的,作为参照物。例如,英语中有这样的表达,
the Christmas day is coming ” “The time is approaching
when w e have to think of buying a new house
”,汉语中
也有类似的表达, “新年就要来了”“春节快要临近了”。
在这
些表达中,说话者是静止的,时间朝说话者方向正面移动。而在
面表达中,“我们走进了新时代”、“迈向新世
纪””“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letter
”,说话者是向前移
动的,而时间是相对静止的。不管是时间在移动,还是说话者在
移动,他们之间的位置形成了“前一后”,“远一近”等关系。
人们用方位词来投射不同的时间。 如用“远” “far , remote”
等方位词来投射距离现在较“ 远” 的时间,“在遥远的将
来”,“ in the remote future ”用“ 近”“ near” 等表空间
距离的词来投射距离现在较“近”的时间,如“在不久的将
”“in the near future ”。另外也常用 前”“后”等方位
词来投射时间。“前天”“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后
天”“ the day after tomorrow ”,饭前“ before dinner ”
饭后“ after dinner ”。
三、英汉时间隐喻差异性
虽然英汉时间隐喻有一定相似性,
他们都倾向于用不同的方
位词来投射不同的时间,
但是由于两个民族不同的历史背景, 生
活环境,价值观等,这两者又体现出一些差异性。
中国传统价值观认为过去的东西才是好的, 值得珍惜和思考 的。比如古代人民对于祖宗遗训十分尊重,不敢遗忘。由于这种 观念的影响,在用方位词来表达时间范畴时, 人们常采取“过去
在前,未来在后”的隐喻(杨梅, 2010)。也就是用“前”来投
射过去,用“后”来投射未来。如“空前绝后”前赴后
射过去,用“后”来投射未来。如“空前绝后”
前赴后
继”“前所未有”“之前”“如今”。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憧憬的是未来,相信通过自己地努
力,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超脱现在的苦难。因此英语中常用
前”来投射未来,用“后”来投射过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文化交流层面谈中英文翻译时如何对待“异”与“同”-精品文档.docx
- 从文化接受的价值属性看“兴观群怨”的意义.docx
- 从文化的角度看语言-最新文档.docx
- 从文化视角解读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文档资料.docx
- 从文化角度论创意产品的发展-文档资料.docx
- 从文化霸权角度解读电影《中国合伙人》-2019年精选文档.docx
- 从文学审美性看“魏晋文学自觉”说-2019年文档.docx
- 从文学翻译看显化处理的种类-2019年文档.docx
- 从文本获得疗救写作的“食单”-文档资料.docx
- 从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角度看《文化苦旅》中散文的英译-2019年文档.docx
- 从无公害蔬菜市场供应看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文档资料.docx
- 从日常语言交际中看中西方文化不同-最新文档.docx
- 从晏殊词谈欧阳修对其词的继承与发展-最新资料.docx
- 从暴力袭警案谈当前警务人员执法中的人身安全保障问题-文档资料.docx
- 从李逵的反社会人格看梁山武装的反社会性质-2019年文档.docx
- 从来双扬看池莉《生活秀》的“双性同体”女性形象-2019年精选文档.docx
- 从柳宗元与张志和的渔父诗看儒道美学思想的异趣-2019年精选文档.docx
- 从校对到审校-精品文档.docx
- 从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看《放牛班的春天》-文档资料.docx
- 从梅里美笔下的《高龙巴》看人物的代表意义-2019年精选文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