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 摘 要:陕西省关中地区具有丰富多彩古朴独特的传 统文化,最能体现关中地区传统文化的载体当属这里一座座 的村庙。村庙是传统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根植于村 落中的乡土环境、文脉传统以及生活习俗,与每一名村民的 生活紧密相关。现代文明的最佳表现,应该是这一区域的农 业科学技术推广。厚重的传统文化遭遇现代文明,两者在村 民的日常生活中碰撞,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本文 旨在对这一现状进行呈现与阐述,分析村落中的传统文化和 当代文明对村落生活的影响,展现现代农村中的文明文化生 活。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文明;村庙;学校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2596 中图分类 2017)08-0084-03 村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扎根于民间的乡土 环境、文脉传统、生活习俗,是历史的、文化的和生活的见 证,体现了传统中国的根脉、地域文化的精神。同时,村落 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人们在此耕种、繁衍生息。现代 文明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它改变着 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关中地区主要是 河流冲击形成的平原,气候温宜,物产丰饶,盛产小麦和棉 花以及一些特色作物,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广大农民,仍然是 以种植业为主。 同时, 1997 年建立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示范区,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负责农业科学技术推广。 这里的农民既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从事生产种植,也保留着 关中地区最厚重质朴的传统文化,二者集合于一身,现代文 明与传统文化的交融,成为关中文化的特质。在人们的日常 生活中,村庙和学校是两个最重要的文化场所。村庙是村落 传统文化的主场,是传统文化集散地。而学校是学习现代文 明的场所,知识在这里得到传播,学校是村落现代文明传播 主阵地。 关中地区历史上就注重文化教育,村庙是当时的主要场 所。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开始进入中国,对村庙文化造成 冲击;新文化运动提出反传统倡科学,村庙文化遭到打压; 新中国成立后,村庙文化仍处于受限状态,废庙兴学是这 时期文化发展主流。直至改革开后,随着宗教信仰受到法律 保护,传统文化得已解压,村庙进入恢复重建期。从村庙的 历史演进来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碰撞、摩擦基本都是 由客观原因造成的,两者并没有主动互相攻击。村庙是传统 文化的载体,其最重要的活动当属信仰祭拜;学校则是现代 文明的载体,通过正规教育,推进现代文明。村庙潜移默化 的让人们接受文化教育,而学校则是直接教授现代文明,两 者都对村落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村庙与学校 关中地区几乎村村都有村庙,这些村庙或大或小,都是 本村人的活动中心。村里的戏台一般都在庙的附近,起庙会 的时候,一般都会有戏。每一个在关中农村长大的人对幼时 的记忆,肯定会有这么一幕,跟着祖父或者祖母,去逛庙会, 的记忆,肯定会有这么一幕,跟着祖父或者祖母, 去逛庙会, 从庙里烧香磕头出来,再去戏台看戏。庙里的老奶奶会告诉 每一个小孩,要善良,做个好人,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 无论长多大,走多远,都会记得小时候村庙里的戏以及从庙 里听来的人人都会讲的朴素道理。 学校在村落扮演着另一个重要角色,那就是人们在这里 接受正规教育。从小学起,就得学习语文、数学、外语和其 他科学课程,接触现代文明。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村庙 和学校都这么交叉着影响着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是现代 文明,而在庙上学到的是传统文化,二者主动或被动地将文 明与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学校教育是强制性的,每 名儿童达到上学年龄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村庙就不同,它 不是强制性的,开门就可以来,也没有时间限制,全由个人 决定。村庙往往会聚的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村民,且以老年女 性为主。学校则主要是青少年。由此看来,学校和村庙分别 在人成长的初始阶段和成熟的老年阶段影响最深。但即使是 看似泾渭分明的两个场所,也有着许多的相通之处。放学之 后的学生们会随着家人进入村庙,会受到家人的影响。而经 常前去村庙的老人们,也会听放学回来的孩子讲在学校里学 到的新知识。整个村子是个循环的整体,文明和文化同时在 村子里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进行传播和传承。 二、神明与科技 由于村庙和学校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村落中最主 要的载体,那村庙中的神明与学校里的科学技术传播,便是 具体的体现方式。从在关中地区的田野调研中不难发现,很 多村子里的庙宇供奉着龙王,或者供奉着司水神官、司浪神 官,充分说明自古以来靠天吃饭的广大耕作者的诉求。司马 迁在《史记 ?货殖传》中说: “关中自千雍以东至河华,膏壤 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而公刘适 ?,太王王季 在岐文王作丰,武王都镐,故其人犹有先王遗风,好稼墙, 殖五谷。”关中地区自古以来就以种植业为主,风调雨顺是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