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4《灯笼》导学案.docVIP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4《灯笼》导学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世纪教育网 精品试卷·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2 页) 4《灯笼》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重点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研读品味,赏析语言,体会情感。 3.体会文章回荡着的爱国主义的激情和催人奋进的力量。 学习重点、难点: 1.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重点) 2.体会作者是怎样将与“灯笼”相关的各情节有序的结合在一起的。(难点) 3.领悟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蕴含着的情感变化及升华。(重点) 学法指导: 1.查阅资料了解关于灯笼的乡情民俗、诗词典故等。 2.默读课文,边读边标画文中写到的灯笼、能体现作者喜爱灯笼原因的语句,然后概括总结跟灯笼有关的故事。 3.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体味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课前导学】 一、预习任务 1.了解本文作者、写作背景及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读准文中的生字音,会解释陌生的词。 3.理清文章的结构。 4.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二、新知认知 1.文化知识——灯笼 灯笼是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大红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至今仍在中华大地流传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如今,红灯笼更是风行全国,制作更加精美。 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所以人人都喜欢。每逢重大节日、良辰喜庆之时,全国许多城镇的街道、商店、公园,甚至一些大型建筑物和私家宅院的门口,都会挂起圆圆的大红灯笼。到了夜晚,一盏盏灯笼点亮,红光四射,显得隆重热烈、喜气洋洋。 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2.文体知识。 散文 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三、预习验收 1.文学常识填空。 吴伯箫是我国   (时代)著名的    家、     家,原名   。1906年出生于山东莱芜,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 2.读准下列加点的生字。 争讼(  )   领域(  )   斡旋(  ) 静穆(  ) 怅惘(  ) 铿然(  ) 褪色(  ) 燎原(  ) 熙熙然(   ) 暖融融(  ) 3.解释词语。 (1)斡旋: (2)静穆: (3)怅惘: (4)燎原: (5)熙熙然: (6)马前卒: (7)人情世故: 4.文中灯笼的种类 、灯笼的故事、喜爱灯笼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5.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答案: 1.现代  散文  教育   熙成 2.sòng yù wò mù wǎng kēng tuì liáo xī rónɡ 3.(1)调停,调解。(2)安静庄严。(3)心里有事,没精打采;惆怅迷惘。(4)(大火)延烧原野。 (5)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的样子。(6)旧时指在马前供奔走使役的人。现用来比喻在前面奔走效力的人。(7)为人处世的道理。 4.灯笼的种类:照明的灯笼,村头挂红灯笼,元宵节龙灯、跑马灯、字谜灯,族姊远嫁时轿前轿后灯、官衔灯、朱红纱灯、宫灯,塞外帐营灯笼 灯笼的故事:(1)没月亮夜晚,提着灯笼接回祖父,听讲掌故; (2)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母亲特别预备了小纱灯,并留着消夜食品; (3)村头挂红灯,行好运,为夜行人照路; (4)元宵节凑热闹,看灯笼; (5)族姊远嫁时,在轿前轿后挂灯笼显华贵; (6)在纱灯上用朱红描宋体,是一种爱好; (7)遥想宫灯的那份孤寂; (8)赞美塞外帐营中的灯笼,豪情满胸 喜爱灯笼的原因:(1)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2)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3)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4)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5)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