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8《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docVIP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8《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世纪教育网 精品试卷·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2 页) 8* 时间的脚印 教学目标 1、知识点: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2、能力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 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德育点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科普小品《时间的脚印》,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大自然,去翻开时间的书页。 二、自主预习 1.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生,四川安岳人,地质学家、科普作家。他写了许多普及地质矿物等知识的文章。其科普作品部分结集为《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时间的脚印》出版,参与编写《科普创作》《科普创作概论》等。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科普作家陶世龙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参加工作后长期与地质学科打交道,在国家推动科学普及和科学大众化的倡导下,作者致力于科普写作,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科普作品较多。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 3.字词检查 (1)订正字音 腐蚀(shí) 渗入(shèn) 刨刮(páo guā) 沙砾(lì) 掸去(dǎn) 浑浊(hún zhuó) 地壳(qiào) 山麓(lù) 沟壑(hè) 沉淀(diàn) 覆盖(fù) 琥珀(hǔ pò) 犀牛(xī) 龟裂(jūn) 楔形(xiē) (2)词语释义 犹豫:拿不定主意。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海枯石烂:直到海水干枯,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悬崖绝壁:形容非常险峻的山势。 腐蚀: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如铁生锈,氢氧化钠破坏肌肉和植物纤维。 浑浊:(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山麓:山脚。 沉淀: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3)词语辨析 “犹豫”和“踌躇”两个词语都有“拿不定主意”的意思。“踌躇”还有“停留,徘徊不前”“得意的样子”的意思,如“踌躇满志”。 三、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怎样理解文章的标题? 答案示例:本文标题很新奇,把“岩石”比作是“时间的脚印”。时间在不断流逝、不断前进,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把时间比作脚印,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读者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答案示例: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3.分析课文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作者在文中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答案示例: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写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写岩石的厚度和生成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写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写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造福人类。 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4.贴小标题:这些小标题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相应段落的开头。 明确:(1~5)“时间漫谈”/ (6~21)“石头的毁灭与新生”/ (22~29)“石头上的故事”/ (30~31)“读懂记录,造福人类” 5.快速阅读,列举所学到的科学知识 (1)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大自然保存时间记录的一种方式。 (2)每一厘米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3)北京故宫里的计时装置一一铜壶滴漏,是用水滴记录时间的方式。 (4)大自然中他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运动着。 (5)“海枯石烂”会有时。 (6)“石烂”的原因: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太阳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着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它的破坏。 (7)岩石的毁灭与生成过程。 (8)一米厚的岩石形成需要的时间:大约 3000 - 10000 年的时间。   (9)岩石形态“平卧”或“倾斜”的原因。 (10)根据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1l)岩石保存很多的历史痕迹。 (12)岩石的颜色和质料反映了地壳的活动。 (13)岩石记录了丰富的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