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1《核舟记》导学案.docVIP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1《核舟记》导学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世纪教育网 精品试卷·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2 页) 11《核舟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准确翻译课文,学习本文描写生动的特点和按空间来说明的顺序。 3、激情展示,阳光参与。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学习重点、难点: 准确翻译课文,感受本文描写生动的特点和按空间来说明的顺序。 学法指导: 1、朗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阅读时,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感受这件艺术品的巧夺天工之美。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文体“记”。 “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我们在以后还会学很多此类文章,如《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满井游记》、《醉翁亭记》等,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本文原作在介绍完核舟之后,还有一段议论(见“有关资料”),课文删去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也是全文中心,即“嘻,技亦灵怪矣哉”。因此,现在看来,它跟我们常见的说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  2、?数量词的用法。 ①古代省略量词应补出。?②数词用在名词之后,翻译时应调整到名词的前面。 3、微雕。 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 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之妙趣。 微雕艺术越来越为人们热爱,越来越被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重视,世界上正在形成一股微雕艺术热。 4、苏轼游赤壁。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诬以诗诽谤朝廷,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他以读书和游览自娱,表现了旷达的胸襟。元丰五年他曾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矾游玩,一次是农历7月16日,一次是农历10月15日,并写下著名的前后《赤壁赋》,文中说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正是其中的名句。 二、预习任务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口译全文。 2、同桌合作,思考下列问题。 ① 作者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核舟,这核舟有什么特点值得他写? ② 围绕这些特点,作者介绍了核舟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③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这只核舟的雕刻技艺的? ④作者花那么大的篇幅向我们介绍这只雕刻精美的核舟有什么目的? 答案: ①体积小、容量大 ②船舱——船头——船尾——船背 ③总——分——总 ④反映古代艺人技艺的奇巧灵怪 三、预习检测 1、给加粗的字注音并会写这些字。 罔不(   ?) ?袒胸露乳(   ?) 矫首(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尝贻余核舟________(2)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3)佛印绝类弥勒__________(4)则题名其上_____ 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情与苏黄不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船头三人的位置及情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文章描写的工艺品或对工艺品的说明,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wǎng? tǎn? jiǎo 2、(1)赠送 (2)靠近 (3)非常像 (4)写 3、(1)船从头到尾长大约有八分多一点。(2)神态跟苏、黄两人不相关联 (3)总计这只核舟上刻有五个人,八扇窗。(4)这是挑选桃核中狭长的刻成的。 4、5略 【课中导读】 一、疏通课文 1.小组合作,释词译文。 2.提交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3.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4.归纳通假字、词类活用和一字多义等基础知识。 二、整体感知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介绍了________。作者是抓住“________”(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这一特征来写的。 2.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3.核舟的主题是什么? 4.课文各自然段各写了什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文中标记) 5.划分课文结构,并概括各部分大意。(文中标记) 三、研读课文 (一)研读第1段: 1.找出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勾画批注) 2.找出原料小而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