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三点偏差-文档资料.docxVIP

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三点偏差-文档资料.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三点偏差 国内电视娱乐节目在最近十多年里以星火燎原之势横扫 荧屏,掀起了一股“娱乐潮”。统计数据显示, 2000 年至 2005 年,娱乐节日在所有电视节目中的份额从 5.4 %上升为 7.4 %, 呈逐年走高态势。对于娱乐节目的现状,既有赞同喝彩之声,也 有批评担忧之语。 赞同者从大众传播本身具有娱乐功能的角度出 发,认为“娱乐潮”的出现是电视台走向市场、 争夺受众的必然 选择,是电视改变过去以传者为中心格局的有益尝试, 它使人的 游戏娱乐本性得以回归。 (1) 甚至有人认为“电视的最高境界就 是娱乐”, (2) 因为娱乐能有效地缓解现代人的紧张焦虑情绪, 使人身心愉悦。批评者大多从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 ( “麻醉作 用” )出发,认为受众沉溺于电视娱乐,实质上是当代人逃避现 实的一种生活方式。 长此以往, 受众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 力。两种观点孰是孰非, 不少学者从大众传播学的理论视野出发 展开了论辩。本文撇开这个理论争辩,单从节目本身的品位、内 容和导向等方面谈谈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三点偏差。 、品位低俗:娱乐还是“愚乐” 内容肤浅、格调庸俗、 品位低下已成为娱乐节目招致非议最 多的原因之一。娱乐节目低俗化的具体表现多种多样:有的以 性”为看点。你的胸围是多少”这样的问题不但问得坦然, 性”为看点。 你的胸围是多少”这样的问题不但问得坦然, 而且当场测量并公之于众。 有的以残忍为噱头。 为了做一期“猫 能从四层楼摔下而安然无恙”的节目,真的将一只猫从四楼丢 下,让观众心惊肉跳。 有的极尽窥探之能事, 挖掘明星隐私, “让 一流明星像二流明星一样表演,二流明星像三流明星一样搞笑, 三流明星像小丑一样被捉弄, 让明星在观众面前低头服软丑态百 出”。有的以恶搞整人娱乐观众,让节目参加者吃虫子、蚯蚓、 兔子屎等。有的以奇装怪行、言语无忌吸引眼球,女主持穿吊带 装,男主持讲粗痞话。“笑声掌声博彩声声声入耳,私事家事无 聊事事事开涮”。难怪有人感慨,如今的电视娱乐节目,常常是 一套莫名其妙的问题, 二个颠三倒四的主持, 几个七拼八凑的 嘉宾,满座憨头憨脑的观众”。(3) 嘉宾,满座憨头憨脑的观众”。 (3) 不知道到底是“娱乐”还是 愚乐”了。 低俗的娱乐节目虽然在短时期内赢得了较高收视率, 但是引 起了不少观众的反感和专家学者的愤慨。据北京师范大学 2003 年进行的《北京大学生收视状况调查》显示: 56%的受访者认为 现在的电视娱乐节目流于庸俗, 过于泛滥; 42%的受访者认为其 品位不高,低估了观众的智商和审美标准。 2005年 7月,中国 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了“珍惜受众信任, 树 立健康形象”主题座谈会, 号召抵制广播电视文艺娱乐节目主持 人低俗之风。 (4) 这一消息引起了强烈反响。有些网民指出,对 于一些娱乐节目主持人俗不可耐的表现“早就看不下去了”。 甚 至有人说, 个别主持人的形象、 动作、语言,“简直恶心透顶”! 很多学者批评如今的娱乐节目“思想淡出对话,内容淡出形式, 感性驱逐理性,夸张取代真实,搞笑胜过幽默,表象打败内涵, 形而上的关怀让位于形而下的自娱自乐”, 娱乐传播“繁华”的 背后是思想和艺术的“贫乏”。 (5) “目前的所谓‘电视文艺娱 乐节目,已经是艺术之树上的一个病枝,享乐的麻醉剂,刺激 收视以谋取金钱的商品。” (6) 二、节目同质:学习还是抄袭 ? 缺乏创新、恶意模仿、 相互“克隆”是电视娱乐节目的硬伤 之一。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模仿香港的“综艺 60 分” 炮打响, 于是就有了一系列“快乐”节目粉墨登场; 这些节目看 似丰富多彩, 但其运作模式却基本相同, 无非是做一些老套的游 戏和有奖竞猜,中间插播歌舞表演和大量广告。同样,引领“婚 戏和有奖竞猜, 中间插播歌舞表演和大量广告。同样,引领“婚 a _r配热”的“玫瑰之约”和“相约星期六”则明显是台湾“非常 男女”的大陆版,而“非常男女”据说又是抄袭日本的娱乐节 目。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有省级电视台模仿、复制“玫瑰之约” 的就达 30 家之多。由于“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 乎其下”,仿来效去,只得其皮毛,未获其精髓,结果越“跟” a _r (7)2005 年“超级女声”一枝独秀, 2006 年各省级卫视的选秀节 目纷纷上马:广东卫视“空姐新人秀”,天津卫视“化蝶”,山 东卫视“天使行动”、福建东南卫视“搜狗女声”、山西卫视 男人大典”、安徽卫视“超级新秀”、重庆卫视“第一次心 动”、北京卫视“红楼梦中人”、 广西卫视“寻找最美丽新娘”、 湖北卫视“花落谁家”、江苏卫视“绝对唱响”……观众在这样 千人一面”的娱乐轰炸中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 某种类型的娱乐节目火爆之后, 东施效颦者众多,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