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外阅读】陈寅恪《论韩愈》
陈寅恪一贯坚持发扬中国文化的主张, 他的文化理想简练地表达在二十年代为王国维纪 念碑写的铭文中,其中有: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思想而不自由, 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 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后来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 报告》中,他又申述自己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看法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向道: “其真能于思想上 自成系统, 有所创获者, 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 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 乃道教之真精神, 新儒家之旧途径, 而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 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 ”他还说:“窃疑中国自今日以后, 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 想,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 在吾国思想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 且亦终归于歇绝 者。”
五十年代初, 郭沫若邀请他到北京担任科学院中古历史研究所负责人。 他不同意时兴的 “先有马列主义的观点, 再研究学术”的办法,提出要坚持自己的学术自由主张。 在与劝说 他赴任者的谈话中,他提到自己撰写的王国维纪念碑铭: “碑文你带去给郭沫若看。郭沫若 在日本曾看到我的王国维诗。碑是否还在,我不知道。如果做得不好,可以打掉。郭沫若是 甲骨文专家,是‘四堂之一,也许更懂得王国维的学说。那么我就做韩愈,郭沫若就做段 文昌,, 我的碑已经流传出去,不会湮没。	”1954 年《历史研究》创刊,向陈寅恪约稿时,
他在第一、 二期上发表了两篇文章, 一篇是 《论李唐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 ,另一篇就是 《论 韩愈》。可见,他肯定和赞美韩愈,除了对中华文化复兴和延续寄托希望之外,还有上述的 现实原因:他反对举国尽是八股洋腔,生吞活剥马列主义术语。
陈寅恪当然会注意到郭沫若其时的种种言行。 但他没有批评韩愈的人品而影射郭沫若— —韩愈的人品的确有无法遮掩的瑕疵——他的着眼点在韩愈的历史贡献, 而不是斤斤于文人 细行。
陈寅恪从六个方面赞颂韩愈在唐代文化史和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贡献。 第一,建立道统,证明传授之渊源;第二,直指人伦,扫除章句之繁琐;第三,排斥佛 老,匡救政俗之弊害;第四,呵诋释迦,申明夷夏之大防;第五,改进文体,广收宣传之效 用;第六,奖掖后进,期望学说之流传。
第一点,韩愈《原道》一文追溯道统,并有自配孟子之意,历来攻击者颇多。但陈寅恪
认为这是韩愈受禅宗教外别传之说影响,借禅宗故事来阐扬儒家道统。
第二点,唐朝儒学承接的是南北朝以来的正义义疏繁琐章句之学。 韩愈看到儒家的积弊, 扫除贾、孔繁琐章句,受新禅宗的启发,明心见性,直指人伦。	《原道》的中心意思就在这
里。韩愈因此奠定了宋代新儒学的基础。
第三点,《原道》中有些话鼓吹专制思想,为现代人所不满。实际上,这并不是韩愈的 发明,而是儒家学说的原有之义,不过他说得更为精炼,	而且借了教科书的传扬,	更深入人
心罢了。陈寅恪指出,韩愈的“不事上则诛”有其时代性。当时佛教徒繁多,影响了国家财 政及社会经济。如不改正,加强税收,则国家有枯竭之虞。因此韩愈提出的办法恰是匡世正 俗的良策。而且还有更值得钦佩的地方:	他排斥的道教鼻祖老子是唐皇室所攀认的祖宗,	韩
愈痛斥力诋,不稍讳避,显示了硬骨头精神。
第四点,韩愈谏迎佛骨得罪,“当时后世莫不重其品节”。陈寅恪认为,古文运动的起因 是安史之乱及藩镇割据。安、史本为西胡杂种,起兵反叛,祸乱中原。因此,	“尊王攘夷”
就成为古文运动的中心思想。 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排斥佛教,都为了保持儒家文化传统不使 中断。
第五点,是陈寅恪对韩愈文学成就的评价:	“(韩愈)古文乃用先秦、两汉之文体,改作
唐代当时民间流行之小说,欲借之一扫僵化不适用于人生之骈体文,作此尝试而能成功者, 故名虽复古,实则通今,在当时为最便宣传,甚合实际之文体也。以文为诗,尤为独创。较 之华译佛偈,有诗之优美,复具文之流畅,韵散同体,诗文合一,不仅空前,恐亦绝后。	”
第六点,培养后进,开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
总之,“唐代之史可分为前后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
新局面,关于社会经济者如此,	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	退之者,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
先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也。”
今天来看这篇文章,我们对也已经成为历史人物的陈寅恪应有同情理解。 他不惜给韩愈 以最高赞词,实是在浇自己的块垒。 他看到中国古代文化受到严厉的批判,	担心外国学说割
裂或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但他的态度不能不说有些狭隘,	他过于强调“不忘本来民族之
地位”,而不大注意“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他曾论及外来思想被吸收后对中国思想的促进 情况,例如,韩愈就受到佛教(新禅宗)的很大影响。佛教对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