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业中几种病害 病原线虫的检验 在树干、树皮及根部取样切成碎条,或用麻花钻从天牛蛀孔边上钻取木屑,用贝尔曼法或浅盘法分离线虫. 发现线虫则制成临时玻片,在显微镜下进一步鉴定,如发现幼虫,可用灰葡萄孢霉等真菌饲喂,待获得成虫后再作鉴定. 林业中几种病害 检测时,要注意一个近似种拟松材线虫(B.mucronotus)的区别 林业中几种病害 林业中几种病害 松疱锈病 分布及危害:松疱锈病是世界有名的危险病害,我国已发现数种疱锈病,分别在五针松和两针松上,马尾松、赤松、樟子松、黄山松、云南松、油松、华山松等,主要危害幼苗和20年生的幼树枝干部位的皮层。发病率极高,3-5年后干枯,严重影响松树生长。云南在曲靖地区的会泽,东川,大理有分布。 林业中几种病害 症状:病植物在形态上表现的不正常特征称为症状 病症:用肉眼或扩大镜可以看到的病原菌的营养体或繁殖体。 初期在枝干皮层出现淡黄色病斑,边缘色淡―――病斑逐渐扩大―――8-9月病部产生白黄色蜜滴―――第2-3年4-5月间―――病部长出橘黄色泡囊,囊破散放出黄色的锈孢子―――年年发病,树皮加粗变厚,病部稍显粗肿。在转主寄主马先蒿(茶镳子)叶片上产生夏孢子堆和冬孢子柱。 林业中几种病害 林业中几种病害 林业中几种病害 林业中几种病害 林业中几种病害 病原Cronartium ribicola 红松疱锈病的病原与其它松树的病原属名是相同的。都是担子菌亚门,锈菌目,柱锈菌属引起。 林业中几种病害 4.侵染循环 侵染循环概念:侵染性病害连续发生的过程,包括病原菌的越冬场所,传播媒介,初侵染和再侵染。找到薄弱环节,才好进行防治。 冬孢子8-9月在转主寄主上茶镳子叶片上产生―――萌发产生担子、担孢子――-风传播到松针叶上,萌发后由气孔侵入―――菌丝蔓延到树干皮层―――2-3年后,8-9月间在枝干皮层上产生性孢子器―――3-4年5-7月间产生锈孢子器,以后每年都产生锈孢子器―――风传播到茶镳子、马先蒿转主寄主上,气孔侵入―――6-8月产生夏孢子,进行重复侵染―――12-1月产生冬孢子 林业中几种病害 传播方式:病原以担孢子和锈孢子靠风雨的方式自然传播, 远距离主要靠感病松苗、幼树、小径材及新鲜带皮原木的调运 林业中几种病害 5.检验及鉴定 检查是否产生锈孢子器, 对于1-3年的幼苗及幼树,用染色检验方法,检查松针、小枝树皮中的病原菌菌丝。 取有斑点的松针及下方的小枝皮层作徒手切片,用基姆萨(GIEMSA)染色剂染色,在皮层细胞之间有玫瑰红色菌丝时,可以证明被松针锈病或疱锈病侵染。 林业中几种病害 6.检验处理方法 (1)从疫区调运的松苗要进行严格检疫,发现病苗要及时销毁。 (2)当年采伐的木材及带皮原木用溴甲烷熏蒸处理,一年后调运。用药量每立方米200克。 (3)在感病部可涂松焦油或煤焦油,发病率在40%以上要皆伐补种其它树种。 (4)调运黑果茶镳子时,发现叶背有黄色疹状夏孢子堆或冬孢子柱应立即销毁。 林业中几种病害 冠瘿病 分布及危害 冠瘿病有叫根瘤病、根癌病、肿根病等,分布于河南、山东、河北、福建、吉林等的许多县。为土壤习居菌,寄主范围广,至少包括331个属的640个不同种植物。该病主要危害幼苗和幼树干基部和根部,有时也发生在根的其它部分。 受害树木生长衰弱,如果根颈和主干上的根瘤环干一周,则生长停止,叶片发黄、早落,甚至枯死。 林业中几种病害 症状 初期被害处形成灰白色瘤状物―――逐渐增大成不规则形―――颜色变成褐色或暗褐色―――在大瘤上又出现许多小瘤(最大30cm)―――表面粗糙、龟裂―――质地坚硬―――瘤表面有一些细根―――最后外皮脱落―――露出许多突起状小木瘤 林业中几种病害 林业中几种病害 林业中几种病害 林业中几种病害 病原 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属细菌的薄壁菌门,革兰氏阴性好氧菌根瘤菌科的野杆菌属,鞭毛周生,引起组织肿大。只有携带Ti质粒的菌株才具有致病性,Ti质粒同时还控制对细菌素的抗感性和寄主范围。Ti质粒可用热处理或其它因素丢失,使细菌失去致病力。 林业中几种病害 侵染循环 病菌在病瘤中、土壤和土壤中的寄主残体内越冬(可存活1年多,2年内得不到侵染机会即失去活力)―――伤口侵入(嫁接、虫害及中耕造成的伤口)―――发病―――进行再次侵染 传播途径:病原菌栖息于土壤及病瘤的表皮,主要通过带病苗木、插条、接穗和幼树的人为传播,也可通过灌溉、雨水和地下害虫自然传播。土壤微碱性,粘重、排水不良,切接苗木幼苗发病重。 林业中几种病害 检验及鉴定 症状检验:检查根冠及根颈部的根瘤,表面粗糙、龟裂 培养检验:用细菌培养基p133取白色幼嫩的瘿瘤的表皮组织2mm2的小块,用无菌水洗3次,放入灭菌培养皿内,滴一滴无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与示例(样表)2025年版(全).doc VIP
- 人教PEP版(一起)(2024)英语二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Helpful hands 教案.docx
- 2025第三届全国技术技能大赛江西选拔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赛项技术方案.pdf VIP
- 实验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标准起草编制说明范文.pdf VIP
-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pptx VIP
- (高清版)B-T 17421.1-2023 机床检验通则 第1部分在无负荷或准静态条件下机床的几何精度.pdf VIP
- 2025年纪检监察应知应会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球馆充值协议书范本.docx VIP
- 2022年9月17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D类《综合应用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