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乡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建议
作者:未知
摘 要:内乡县为省豫西南山区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 地质灾害较发育。 本文分析了地质灾害发育
类型及发育特征,并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关键词:内乡县;地质灾害;特征;建议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064 ( 2019 ) 15-0192-02
内乡县地处秦岭支脉伏牛山南麓山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断裂构造发育,人类
工程活动强烈。自然环境破坏较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背景,导致该区域
存在多种地质灾害问题 [1-2] 。为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防灾减灾的需要出
发,有必要研究地质灾害的发育类型和发育特征,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3] 。
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背景
1.1 自然地理
内乡县位于伏牛山南麓,东连镇平,西邻淅川、西峡,南接邓州,北依嵩县、南召,自古有“守八百
里伏牛之门户,扼秦楚交通之要津”和“东接宛镇、南瞩荆襄、西带丹江、北枕嵩邙”之说 [4] 。总面积
2465.0km2 ,地理坐标为:东径 111 °34 ′~112 °09 ′,北纬32 °49 ′~33 °36 ′。
内乡县地处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明顯的过渡气候特征:
春季冷暖多变,温度呈跳跃上升,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年内降水量分配不均,多集中在六、
七、八、九四个月,且大多表现为暴雨。
内乡县河流境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有湍河、默河、黄水河、螺狮河、刁河、长生观河等河流,均为
常年性河流,无冰期。内乡县县域内共有水库 56 座,其中中型 3 座,总库容 617.1 万 m3 。
1.2 地质环境背景
内乡县地属伏牛山东南部低山丘陵区,西北高,东南低,总体地势北高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
部为中山区,西南部为低山区,中、南部为丘陵区,中南部为冲积低缓平原区。
内乡县境跨越华北地层区北秦岭地层分区和扬子地层区的南秦岭地层区。地层出露较为齐全,地层自
老到新为太古界、下元古界、中元古界、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组成。
内乡县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主要分布在县内北中部及中南部,基本贯穿境内东西向,县内南部则地质
构造不发育。位于秦岭褶皱系中北秦岭褶皱带内的西峡—南湾褶皱束和南秦岭华力西褶皱带内的荆紫关—
师岗褶皱两个三级大地构造单元之间。新构造运动在县内主要表现为第四纪喜马拉雅运动地壳的差异性升
降运动,北部抬升,南部相对稳定。地震活动频度高,多发于活动断裂为朱—夏断裂带附近。
地质灾害特征
2.1 地质灾害发育类型
经调查发现, 内乡县境内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
崩塌、泥石流等, 主要分布于境内中山区、
丘陵区。
目前共发育地质灾害
44 处[4] ,其中滑坡
19 处、崩塌
17 处、泥石流
8 处。
2.2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内乡县境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受降雨及地质环
境条件的制约,境内地质灾害种类较简单,规模不大,但危害性大,同时还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明显等
特征。
( 1 )滑坡。目前,县境内共有滑坡 19 处,主要分布在调查区的中山区和丘陵区。 属土质、 岩质滑坡,
后壁多位于斜坡中上部,坡度多在 50 °~90 °之间。滑坡前缘表现为舌状或长舌状滑坡。平面形态有矩形、
不规则形、半圆形及舌形等,如七里坪乡青山村八龙庙滑坡等。
滑坡成灾规模全部为中型和小型( 1 处中型, 18 处小型),但危险性较明显、危害性较大,多危及居
民和道路。普遍表现为将房屋拉裂变形甚至歪斜倒塌,滑坡上房屋地基变形,易危及居民生命安全,如马
山口镇郑湾村王沟滑坡等。
( 2 )崩塌。目前,内乡县境内共有崩塌 17 处,主要分布在调查区的丘陵地区、 低山地区、 中山地区,
按规模划分,多为中小型,其中中型 1 处,小型 16 处,小型灾害点占崩塌总数的 94.1% 。主要为自然因
素引发,崩塌斜坡以自然岩质为主,其次为人工岩质、自然土质、人工土质。崩塌体所处微地貌类型有陡
坡、陡崖、缓坡,其中以陡坡为主。崩塌体坡度相对小于崩塌危岩体坡度,一般大于 60 °的高临空面,一
般发育于变质岩地层中,在大气降雨及人为开挖坡脚等工程活动的诱因下产生崩塌。典型地质灾害如赤眉
镇琴溪村牦牛岭组崩塌、桃溪镇东川村山根组崩塌。
境内崩塌虽以小型为主, 但具有瞬间发生, 速度快,其危害性较大的特点, 多发生在持续强降雨之后,
其发育过程缓慢而长久, 易使人麻痹大意。 此类崩塌发生时由于具有相当大的势能, 顺坡而下, 翻滚撞击,
能摧毁其下任何建筑物,影响面较广 [5] 。直接损害房屋、公路,甚至危害生命安全。由此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