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褚遂良楷书艺术.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褚遂良楷书艺术 一、引论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其书体师承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诸家,且能够取其精华,自成体系。其书法风格是把诸家笔法融为一体,比前辈更显舒展灵动,自然静怡。褚遂良对于书法的态度认真且执着,明丽自然之美,便是褚遂良对于书法的艺术追求。初唐时期书法崇尚法度,褚遂良在学习前人书法的基础上,深谙楷法之后,大胆加以创新,使楷书作品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成为楷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法大家。 二、褚遂良艺术风格 (一)褚体之形成 褚遂良的书法风格,首先是字里金生,一方面是说他的字非常有力度,另一方面也有字之精美、价值连城之意。褚遂良的每一件书法作品,都给人以温润的视觉感受,宋代的书法大家米芾称颂他“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表明了褚遂良书法结体的个性魅力,楷书的笔法带有些许的行意,如“九奏万舞”。褚遂良身为初唐四大书家之一,他的家世极好,出身于名门贵族,父亲褚亮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广交朋友,善于谈论,结识了虞世南、欧阳询等诸多好友,这样的家世对褚遂良的书法影响很深。 虞世南的著作《笔髓论》中的一段话,其中写道:“字有态度,心之辅也;心悟非心,合于妙也。借如铸铜为镜,非匠者之明;假笔转心,非毫端之妙。必在澄心运思至微至妙之间,神应思彻,又同鼓琴,纶指妙响,随意而生;握管使锋,逸态逐毫而应。学者心悟于至道,则书契于无为。苟涉浮华,终懵于斯理也!”这是说可以从一个书家的书法中,看出他的书写态度,换言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性,及其为人处世之态度。书法是书家心意之寄托,随意而生。一切都来自于内心,观褚遂良书风,并不与王羲之、欧阳询等书家相同,他虽师承前人,可他又明显在继承中力求突破,他可以称之为当时书坛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家了。 (二)褚体的用笔与结字规律 褚遂良书法用笔灵动,笔法变化丰富。他的书法,字的正侧、笔顺以及字的大小都没有固定的程式可以追寻;他匠心的字形和灵动的运笔,以及整体章法的轻松活泼之气,共同展示了褚遂良作为一代书法大家的独特魅力。 褚遂良书法的风格可以概括为“活泼、空灵”。书法的空灵,正是通过运笔与提笔而体现出来的。褚遂良师承欧阳询、虞世南,欧阳询和虞世南的楷书,遵循楷书严谨的法则,但是褚遂良却不同,他的楷书打破了楷书一直以来严谨的结构,加之许多随性而发的东西,他通过书写的提按,表现他心中之感以及情绪的起伏。这种提按、顿挫,共同形成一种轻快的韵律,成为褚遂良强烈的艺术特色。初唐时期,书风崇尚法度,而在褚遂良的笔下,他刻意追求的不是法度,而是更加强调一种随心的情感。这不能说是他对前人的否定,这种突破,正是由于褚遂良已经深谙楷书结体之规律,因此便大胆加以创造。他的字并不像欧阳询和虞世南的书体那般严谨不苟,而是采取夸张的写法,线条粗细对比以及字的舒展,用行笔的轻重急缓来表达他的个人情感,体现一种飞动之美。 苏东坡评价褚遂良道:“褚河南书清远萧散,微杂隶体……”他对褚遂良的书法评价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清远萧散”。这正是苏东坡所追求的书法意旨和他一生秉承的人生态度。褚遂良书法在唐朝时期当属最为秀丽的书风了。 三、楷书传世作品赏析 他的楷书传世作品有很多,主要有《伊阙佛龛》《雁塔圣教序》《阴符经》《倪宽赞》等。 (一)《伊阙佛龛》 《伊阙佛龛之碑》是褚遂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后世也有人称它为“褚遂良碑”。它于公元641年刻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宾阳洞内,通高约5.00米、宽1.90米,是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谏议大夫褚遂良书。字共三十二行,满行五十一字,计一千六百余字。此碑字体端庄清秀,古朴沉稳,线条极具生命力和活力。 《伊阙佛龛之碑》是摩崖刻石。摩崖刻石的环境都比较险跋、峻峭,所以它的完成时间比较迅速,因为没有办法花费大量时间去细心雕刻,所以它的细腻程度是不如碑刻的,然而它的气势之恢宏,却是碑刻不可比拟的。摩崖刻石字形比墓志大,气势恢宏开张。从整个作品的章法看来,十分震撼。它虽然不如碑刻处理得那般细腻,但细看它的起笔收笔处,是交代得非常清楚的,更为难得的是行气的贯通。单看一字,每一字处理得都颇有趣味,故意求险,险中做稳态,横画均有弧度,使字不显笨拙,而洋溢出轻快活泼之气。 (二)《雁塔圣教序》 《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共21行,行42字,存于西安大雁塔。此碑共分为两个部分,前面一部分是《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太宗撰文,是表彰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往返经历十七年,回长安后翻译佛教三藏要籍的情况;后一部分为《述三藏圣教序记》,由高宗撰。 此碑是褚遂良晚年作品,最能代表褚遂良书风,流畅婉转,仪态万千。褚遂良在书写时起笔施

文档评论(0)

wh45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