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第一部分 阅读(60分) 阅读下文,完成1---4题。(10分) 余光中先生曾写过一篇《借钱的境界》,但对于我来说,宁愿有人借钱,而不愿有人借书。 每当看到朋友逡巡在我的书橱前,仔细打量着一排排书脊时,我的心头便发跳。那种心情,又如有人在觊觎自己的妻子。往往,朋友从书橱里抽出来一本书,翻了翻说:“这本书借去看看。”这时,虽说心里有十分的不愿意,但不得不嗫嚅地说:“拿去吧” 朋友都是胸有笔墨,一般的书包括时下热闹的书不借,要借就借经典的,甚至老版本,这种书,伴着我已有漫长岁月,平日摩挲翻阅,时时给我新的启迪。现在,书到了别人手中,平时紧密排列着的书便有了空隙,像是心中有了一小块空白。仿佛一直生活在身边的孩子,被亲戚领走了,家里便少了点热闹,多了点寂寞,梦牵魂绕,时时念及。越是借出去的书,越是觉得要翻阅。若是写作时,借出去的书正好是本重要的参考,便不由得掷笔长叹,创作的兴奋变成失落的痛苦。 借出去的钱,总会有还的约定,有时不写借据,但口头承诺还是有的。或一个月、或年底,或等生意好转时。总之,有个盼头。然而,借出去的书,总没有期限,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二年,然后就变得遥遥无期,最后是“黄鹤一去不复返”。借出去的钱,往往可以打个折扣,要借一万的,找个借口,借给五千六千的。但借出去的书,一本就是一本,不能撕下几页来作搪塞。借出去的钱,若不还,愤激之下还可以上法院讨个公道。但借出去的书呢?孔乙己早已说过:“窃书不能算偷。”何况是借呢。 借出去的钱,若是还,一定是完璧归赵,一千是一千,一万便是一万,钱的新旧、破损与完好并不影响钱的价值,或许还能带来点利息。但是还来的书,便难以“完璧”了,或多或少留着翻阅后的痕迹,或有褶子,或变成旧貌。一本《夜航船》,借出去足足有一年光景,还到手里,有一页上竟有圆珠笔涂鸦的痕迹。朋友表示歉意,说是不注意时,被五岁的儿子胡乱画上了,以后一定赔一本新的。然而,每当我翻阅《夜航船》,一看到这页,便连忙翻过去,心里不由得泛起隐痛。好比孩子,在亲戚家住了一段时间,回家后头上却有了疤痕,虽不能怪人家有意,但望着伤痕,免不了懊恼与心痛。 有时候想学一学一位大学者的风度,在书橱上贴“概不出借”的字条。但转念一想,自己又不是大学者,再说这种做法有过于偏激。大学者可,我辈则不可。又有一念,把全部书用广告纸包起来,花花绿绿地站在书橱里,宛如妙龄,蒙上长袍,妍媸难辨。但此举又觉得太麻烦,疏懒的我难以为之。 然而,再想得深一些,书是什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播文明的工具。书在相互传阅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它的价值和文明的贡献。将书藏之一隅,秘不示人,是对文明火种的一种禁锢。因而藏书家最终连孤本秘籍都奉献给社会,是了却藏书家的心头之愿,更是实现了书的价值。何况,我也常常向朋友借书;遇到好书,也常常放在案头枕边,时时翻阅摩挲,在别人的书上留下我的手印,也留下伤痕。 这样一想,便依然敞开书橱,尽管遇到借书的,心还是有些痛的。 (《借书》王鸣光) 1、余光中,台湾诗人、散文家,《 》一诗中,有“邮票”、“坟墓”等物象。(1分) 2、文章以“余光中先生曾写过一篇《借钱的境界》”的话题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 3、从全文看,文中作者对书有着怎样的情感?(3分) 4、文章说“宁愿有人借钱,而不愿有人借书”,作者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是什么?(4分) 阅读下文,完成5---8题。(13分) 儿子的鱼 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使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