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盾构隧道质量保证措施
隧道区间施工采用盾构法,为保证隧道成型质量,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
(1)掘进控制管理
通过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控制,实施自动控制,将挖掘管理进行到最佳状态,保证盾构机顺利掘进。
(2)线形控制管理
通过一套测量系统随时掌握正在掘进中盾构的位置和姿态,并通过计算机将盾构的位置和姿态与隧道设计轴线相比较,找出偏差数值和原因,下达调整盾构姿态应启动的千斤顶的模式,从最佳角度位置移动盾构,使其蛇形前进的曲线与隧道轴线尽可能接近。
(3)背填注浆管理
通过浆体、注浆压力、注浆开始时间与注浆量的优化选择,达到能及时填满衬砌与周围地层之间的环向间隙,防止地层移动,增加行车的稳定性和结构的抗震性。
对浆体的要求:应具有能充分填满间隙的流动性;注入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硬化;必须具有超过周围地层的静态强度,保证管片与周围地层的共同作用,减少地层移动;具有一定的动态强度,以满足抗震要求;产生的体积收缩小;受到地下水腐蚀不引起材料的离析等。采用同步注浆时,要求注入的注浆压力大于该点的静水压力和上压力之和,做到尽量填充而不是劈裂。
考虑盾构推进过程中纠偏,跑浆和浆体的收缩等因素,实际注浆量一般为理论值的130%~150%。
(4)管片拼装管理
要严格控制管片拼装的垂直度、整圆度、螺栓拧紧扭矩、曲线地段和修正蛇行时楔形管片或垫块的拼装位置等,防止接缝张开漏水。
刚拼好的管片环在自重和土压力作用下都将产生变形,应用推进千斤顶压紧管片以支撑刚拼好的管片环,同时采用同步注浆及时固定管片环的形状和位置。
(5)施工测量与监测的质量保证
地下施工的测量与检测工作是保证掘进质量的重要环节,如果测量质量不够,将直接影响到隧道施工的质量,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无法弥补。因此,在进行施工测量的过程中,严格把握质量,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
A、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资料布设控制网点,控制网点必须完全吻合监理工程师提供的三角网点和水准网点的基本资料,并应满足规定的测量精度。
B、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资料精确地测定建筑物的位置,进行放样,完成全部测量资料的计算工作。
C、负责保护和保存好全部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布设的控制点,使之容易进入和通视,防止移动和损坏。
D、测量放线必须经现场监理工程师复核无误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E、建立专业监测小组,由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除及时收集、整理各项监测资料外,还需对这些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和对比。
F、需设置观测点监测工作,应在工程开工前做好监测设计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并应及时敷设观测点,以便工程施工前(初始读数)和施工中进行观测。凡永久性变形观测点的技术文件交业主。
G、变形观测的频率,一般在基坑开挖和降水前观测2-3次,每次相隔10天左右。开工根据工程进度实施经常性观测。对永久性观测点的监测按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进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