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有瘘组) 女孩: (1)直肠阴道瘘 (2)直肠前庭瘘(3)直肠会阴瘘 男孩: (4)直肠膀胱瘘 (5)直肠尿道瘘 (6)直肠会阴瘘 临床表现 无正常肛门、无胎粪排出,腹胀、呕吐等肠梗阻症状。 合并小瘘?瘘口有胎粪排出; 合并大瘘?短期无排便困难,以后逐渐出现排便困难或继发性巨结肠改变。 高位直肠闭锁,肛门肛管正常而无胎粪排出,尿道排出混浊液体,直肠指检发现直肠闭锁。 女孩常伴阴道瘘 泌尿系瘘几乎都是男孩 尿道口排气和胎粪是直肠泌尿系瘘主要症状。 诊 断 生后无胎粪排出,查肛证实。肛门正常而直肠闭锁,肛门指检证实。阴道流粪?阴道瘘,尿道口排气粪?尿道瘘,全程排尿有胎粪?膀胱瘘。 生后24h倒悬拍X光正侧位片?了解直肠盲端位置。 瘘管造影?显示瘘管方向,长短与粗细。 盲端穿刺造影?显示盲端形态与皮肤距离。 B超:对直肠末端定位较X线更准确。 CT、MR:准确可靠,可了解肛周肌群改变,但价格高 治 疗 肛管直肠闭锁?出生后立即手术。 (1)低位肛管闭锁?会阴肛门成形术 (2)中间位畸形:骶会阴肛门成形术(Pen?手术) (3)高位畸形:经腹会阴部或后矢状切口入路行肛管直肠成形术(Pen?手术) 手术原则: (1)游离直肠 (2)合并瘘管:切除瘘管并修复 (3)肛门直肠成形 一般情况,对中高位畸形先行结肠造瘘,6~12个月后再行二期手术。Lp 术后并发症 肛门狭窄 直肠粘膜外翻 肛门失禁 瘘管复发 泌尿系并发症 粪便潴留综合症 先天性直肠肛门闭锁 先天性男性直肠肛门闭锁,合并直肠阴囊瘘 先天性女性直肠肛门闭锁,合并直肠阴道瘘 先天性肛门闭锁直肠阴道瘘(术前) 先天性肛门直肠闭锁直肠阴道瘘(术后) 先天性巨结肠 congenital megacolon Hirschsprung病(HD)或 aganglionsis 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如的肠道发育畸形 发病率1:5000,仅次于肛管直肠畸形 有家族性发生倾向 男:女=4:1 发病机理 母体有病毒感染或代谢紊乱等原因→胚胎内骶部副交感N发育停顿→ 远端肠道(直肠乙状结肠)肠壁肌间N丛的神经节细胞缺如→肠道持续痉挛→功能性肠梗阻→近端结肠继发扩大. 病理基础 肠壁肌间N丛的神经节细胞缺如 异常神经纤维增粗,数目增多 临床表现 出生后无胎粪排出或排出延迟,重者可发生急性肠梗阻 灌肠或塞肛栓可有胎粪排出 顽固性便秘、腹胀、可见肠型 指检:直肠壶腹空虚,退出时有大量粪便和气体排出 全身营养不良,左下腹触及粪石包块 诊 断 据病史及临床表现: 顽固性便秘及腹胀逐渐加重?慢性不全性结肠梗阻。 检查:(1)腹部X线拍片+钡灌肠 (2)直肠肛管测压:有无正常松弛反射 (3)直肠粘膜组化检查:乙酰胆碱酯酶阳性染色神经纤维 (4)活组织检查:有无N节C 先天性巨结肠症 鉴别诊断 类缘性疾病 继发性巨结肠 获得性巨结肠 乙状结肠冗长症 特发性巨结肠 神经性疾病引起的便秘 内分泌紊乱引起的便秘 并发症 肠梗阻 小肠结肠炎 肠穿孔 腹膜炎 小肠结肠炎:腹泻、腹胀、高热、严重脱水、呼吸窘迫、中毒、死亡。 治 疗 手术治疗为主。 对诊断不肯定或肯定但暂不手术或进行术前准备?非手术治疗:扩肛、盐水灌肠、开塞露塞肛、补充营养。 手术要求:切除缺乏N节细胞肠段和明显扩张肥厚、N节细胞变性的近端结肠,正常结肠与肛管直肠吻合。 病情过重者:先结肠造口,后根治。 新生儿巨结肠: 一般6个月后再行根治。 手术方式 Swenson术式:病变肠段切除, 拖出型结肠、直肠断断吻合术 Duhamel术式:直肠后结肠拖出,侧侧吻合术 Soave术式:直肠粘膜剥除,结肠经直肠肌鞘拖出与肛管吻合术 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 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 小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先天性肠闭锁和肠狭窄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 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胆道闭锁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ostenosis 新生儿期常见病。男性多见。由于幽门环肌肥厚、增生,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机械性幽门梗阻。 1887年 Hirshsprung首次描述 1889年 Lobker 胃肠吻合术 死亡率仍达50%。 1907年 Fredet和 1912年 Rammstedt 相继创建幽门环肌切开术, 死亡率目前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