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苏教版科学六下《消失了的恐龙》互联网教案及反思.pdf

2019苏教版科学六下《消失了的恐龙》互联网教案及反思.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 最新苏教版科学六下《消失了的恐龙》互联网教案及反思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科学 3、课时: 1 4、学生课前准备:课前预习了解关于恐龙的文字、图片、模型 , 了解恐龙化石被发现的历 史。 【教学课题】消失了的恐龙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进化》的第 1 课 ,属于《科学课程标 准》“生物与环境”中的“进化”这一内容体系。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对恐龙消失的话题进 行 交 流 、 推 理 和 解 释 。 本课是按照“交流恐龙资料——了解化石的发现过程和作用——研究化石模型”的活动 顺序编写的 ,教学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通过互联网交流对恐龙的前概念;第二 部分是通过观看文字、图片、录像等资料 ,知道恐龙化石的发现及还原过程;第三部分是让 学生研究恐龙化石的模型 ,根据恐龙化石展开合理的推测与想象 ,体验恐龙化石对科学研究的 重大意义 ,激发学生探究恐龙奥秘的持久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2 )知道恐龙化石是各种恐龙制品的依据; (3 )能根据不同制品恐龙的形态 ,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2、过程和方法: 课前自学、搜集资料 课中自学、交流收获 观看课件、合理推测 拓展演练、深化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知道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愿意了解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 ,感悟到人应与环 境和谐相处。 4、行为与创新: 会查阅网络、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教学重点】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与恐龙相关的资料。 【学情分析】 以恐龙为主题的是科学学习中学生普遍喜欢的一个内容。事实上 ,很多学生 ,尤其是男生已 经对此有了较多感性的认识 ,他们对恐龙的种类如数家珍 ,知道的恐龙名称甚至比老师还多。 因此 ,如果本课的教学仍然局限于对恐龙知识的一般了解 ,则必然是看上去学生发言热烈 ,表 面热热闹闹而实际收获有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应当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经验基础之 上。因此 ,笔者认为在本课的多媒体教学设计时 ,应当比较充分地考虑学生原有的对恐龙的认 识,从学生对恐龙的原有认知出发 ,将教学的重心放到学生对恐龙未知的领域且依然适合学生 认知的仍可以理解的那方面。只有那些对于学生是未知的东西 ,才更能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 1 / 5 望。教学正是应当在学生的“知”与“未知”之间架设桥梁 ,在“知”与“未知”之间设置 学习的 “最近发展区” ,这样才是真正的体现教为了学生的学 ,真正体现教是为学生的学服 务的。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前自学释疑法 教师讲解 任务驱动 小组协作交流 学生自主网 络学习 分层教学 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 ,课件; 学生准备:有关恐龙种类、生活方式及绝灭原因的图文资料和恐龙模型。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 教师活动

文档评论(0)

小强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