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PAGE
PAGE16
精品文档
PAGE
赵挺之的儿媳了不得
很多文坛巨匠,如李白、杜甫、柳宗元、刘禹锡、李清照等,《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提及不多或根本不提,领有一些文豪被提及、记录较多,是因为官品不小。但几乎史上知名的文豪都与官僚相关。这就是中国的”官本位“。
赵挺之,史上非议较多,主要因他支持王安石改革,明显有成心贬低的迹象。史书对王安石评论很差,显然史官有政治偏见,成心为之,赵岂能脱了相干,我以为没有多少真实度和可信度。
苏东坡有才,但明显右倾、保守,有时自以为是到猖狂的程度,这种人政界不顺,怪的不是才能,而是思想和性格。
九百年前,北宋京城开封文坛,名家汇聚,佳作频出。东京
开封纷传一件奇闻:年近弱冠,妙龄少女李清照的《如梦令》一出,立刻洛阳纸贵。文人奔走相告,击节称赏,一个太学
生却害了相思病。所谓“太学”是宋代官学,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可入读。东京开封纷传一件奇闻:年近弱冠、尚未婚配的太学生赵明诚对父亲说:他午睡时在梦中看到一本书,醒
来记住这么几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赵挺之为儿子解梦道:“看来你要娶一个能写词的才女为妻了!‘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不就是说你将要做‘词女之夫’?!”李清照其词曰: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显然”文气“太盛,是编出的故事。
世上哪有如此巧梦?还不是赵氏父子托词!太学生相思情深
不难理解,“新党”政要赵挺之为跟元佑党人联婚居然如此
幼稚地借助梦兆,就值得推敲。赵挺之是王安石变法的拥戴
者,与保守派苏轼、黄庭坚等结怨甚深。赵挺之做监察御史
时就数次弹劾苏轼,或罗织罪名说苏轼起草的诏书“民以苏
止”是“诋毁先帝”,或牵强附会说苏轼的“辩试馆职策问”
大成问题:“苏轼学术,本出《战国策》纵横推测之说,近
日学士院策试廖正一馆职,乃以王莽、袁绍、董卓、曹操篡
汉之术为问,使轼得志,将无所不为矣。”御史猎狗般窥伺着苏学士一举一动,从文豪字里行间瞅缺点,无所不用其极。苏轼及追随者则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对赵挺之嘲讽,挖苦,恶作剧,无所不至。苏轼及其追随者与赵挺之几十年交恶,
有政局争执也有义气之争。政治不同门派甚至发展成了生理
性厌恶,从陈师道之死可见一斑:陈师道深夜到郊外皇家祠
堂守灵,没有厚皮衣难以御寒,其妻就回娘家向亲妹子借了
一件——陈妻是郭概之女,而郭概是北宋政坛上著名的“慧
眼挑贵婿”者,家境特别穷的陈师道和官宦之子赵挺之都在
其家坦腹东床——陈师道问妻子,这名贵皮衣从哪儿借的?
一听闻借了近为连襟却势同水火的赵挺之裘衣,陈师道立刻
认为承受了奇耻大辱,对妻子大发其火: “汝岂不知我不著
渠家衣耶!”死活不穿,结果冻病而死!赵挺之一件皮衣竟
害得江西诗派年辈最长、声望最高的陈师道活可是五十岁,苏门文士对赵挺之的蔑视程度可想而知。俗话说“天下爷娘疼小儿”,据记录,因为赵明诚喜欢收集苏东坡字画,赵挺之就不喜欢最小的儿子,这位跟苏门不共戴天者犯了什么病,突然支持儿子向苏门后四学士李格非求亲?莫非儿子终身大事还不如一两张字画重要?追根究底,除了虚荣心做祟、希望将顶尖才女充做赵氏门楣装修外,政局变幻肯定对
赵挺之择婚决议举足轻重:元符三年(1100)正月宋哲宗去世,其弟端王继位,是为徽宗,向太后听政,罢章敦相,起
用韩忠彦为门下侍郎(宰相)。哲宗时期,高太太(太皇太后)垂帘听政,被贬的官吏,已死的追复其职录用后代,如司马光,未死的赦免内迁,如苏轼。李清照的父亲在“时号小元佑”时局下提升礼部员外郎,李家跟韩忠彦家世代有知遇之恩,李格非官职虽低于吏部侍郎赵挺之,但朝里有人好做官,鹏飞指日可待。赵挺之操纵这段婚姻,显然是政治韬晦之法、权宜之计,是处于劣势时借子女联婚向元佑政敌眉来眼去。联系李格非失势后赵挺之对亲家和儿媳不近人情的残酷态度,更能够证明赵挺之权变、巧伪、冷峻无情、实用主义。李清照才华横溢却命运不济,中年以后适逢乱世,漂泊不顺,屡遭变故,特别是在晚年还留下一个千古之谜—到底有没有改嫁张汝舟?
持改嫁点的几乎都出自宋代人的,甚至有几位和李清照同期,从当前能到的宋代文件看,在宋代都没有人疑件事的真性,但自明、清起出不少文人学者
其,造成当前两派点的场面。仔剖析些文件,“改嫁”点占据的据更充足一些,“”派的点都没有。
在宋代李清照改嫁事的文件有七。
胡仔《苕溪》——“易安再适汝舟,未几反目,
有启事与綦厚云:“猥以桑之晚景,配之下材”,者无不笑之。”胡仔,溪人。做常州晋陵令,后居湖州(浙江吴),此1148年作于湖州。
王灼《碧漫志》——“易安居士,京路提刑李格非文叔
之女,健康守明之妻。??死后,再嫁某氏,面离
之。晚流无依。”王灼,遂宁人,此作于 114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