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医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 利尿药 【药理作用】 初期(排钠利尿) 排Na+、利尿→血容量↓→BP↓ 长期(舒张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 持续排钠→细胞内钠↓→平滑肌细胞内Na+↓ →Na+-Ca2+交换↓→胞内Ca2+↓→平滑肌舒张 细胞内钙↓→降低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如NA、血管紧张素II)的反应性 诱导动脉壁产生扩血管物质(激肽、PGI2等) Character: mildlonglasting;invariable cardiac output; without orthostatic hypotension;without water-sodium retention. 三 利尿药 【代表药及临床应用】 双氢氯噻嗪:单用-轻度;合用-中重度 呋塞米:用于高血压危象 吲达帕胺:不引起血脂改变 *利尿药常与其他各类一线降压药物合用用于中重度高血压治疗。 【不良反应】 长期大剂量使用引起:低血钾、高血糖、高血脂、 高尿酸血症 三 利尿药 中枢性抗高血压药 可乐定、甲基多巴、莫索尼定 神经节阻滞药 樟磺咪芬,等 NA能神经末梢阻滞药 利血平、胍乙啶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四 交感神经抑制药 (一) 中枢性降压药 通过激动中枢α2受体和咪唑啉受体发挥作用。 可乐定 Clonidine 别名:可乐宁、氯压定,为咪唑啉的衍生物——二氯苯胺咪唑啉 体内过程:口服F70%,中速消除,脂溶性高易过BBB,半数肝代谢,原型和产物均由肾排。 药理作用 降压作用:中等偏强 促内源性阿片肽释放:治疗吗啡戒断症状 抑制胃肠分泌与运动功能: 溃疡患者适用 中枢抑制作用: 镇静 clonidine 咪唑啉受体I1激活 中枢α2受体激活 外周突触前膜α2受体激活 中枢镇静作用 中枢发放的交感冲动减少,外周交感活性降低,NA 释放减少 负反馈抑制 NA的释放,肾素分泌减少 自发活动减少 血压下降 活动减少不利健康,产生抑郁 可乐定作用机制 ACH分泌减少,唾液腺分泌减少,口干 中度高血压: 其他药物无效时 兼有溃疡的高血压患者 吗啡成瘾的戒毒: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口干(50%):激动外周突触前α2受体减少NA释放,继续服用可耐受。 水钠潴留:降压后肾小球滤过率↓,合用利尿药可避免。 中枢抑制:抑郁、嗜睡、眩晕 反跳现象:突然停药可致短暂交感功能亢进,血压升高,继续使用后缓解 莫索尼定 第二代中枢降压药 激动咪唑啉受体 对中枢及外周α2受体作用弱,故无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 甲基多巴 本药为中等偏强的降压药 温和持久(24~48h),中度高血压适用 明显↓肾阻力,不减少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肾功能不良的高血压适用。 伴有减慢心率,心脏输出量略减少 减少肾素分泌,对高肾素型高血压有利 (二)NA能神经末梢阻断药 通过干扰交感神经末梢对神经递质的摄取和释放,耗竭递质的储存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利血平(了解) 本品是印度萝芙木中所含的生物碱,1952年提取成功,1954年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现已化学合成 国产萝芙木所含总生物碱制剂称“降压灵” 含利血平的复方制剂有“复方降压片” 药理作用 1、降压作用 ①起效缓慢(口服后1周才显效,2~3周达最大作用;注射及静脉给药后30~60分见效,2~4小时达高峰) ②作用温和(表现在血压下降不明显,产生最大作用时血压才下降20mmHg,另外剂量加大,降压作用并不成比例增加,仅能延长作用时间并增加不良反应) ③维持时间久(注射给药作用可维持12小时,口服给药则在停药后尚能维持降压作用3~4周) 降压作用机制 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递质的耗竭: 妨碍合成递质的前体多巴胺进入囊泡,减少了递质的合成; 妨碍递质再摄取进入囊泡而留在神经末梢被MAO破坏; 损害囊泡膜的通透性,使原来贮存囊泡中的递质向外弥散漏到细胞浆中而被MAO破坏。 一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抑制药包括 肾素抑制剂(renin inhibitor) 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药(ARB) 这一系统如何影响血压的变化? RAS系统示意图 血管紧张素II 改变外周阻力 改变肾功能 改变心血管结构 直接缩血管 ↑外周NE能神经传导 ↑CNS交感冲动发放 使肾上腺髓质释放儿茶酚胺 近曲Na+重吸收↑ 醛固酮释放增多保钠排钾 改变肾血流动力学:缩肾血管,促NE传递,增肾交感张力 非血流动力学效应:原癌基因表达增加,生长因子产生增加,胞外基质蛋白合成增加 血流动力学效应:增加后负荷(心脏),增加壁张力(血管) 快加压反应 慢加压反应 血管、心肥大重构 AT1 (一)ACEI 研发历史: 1960s 从响尾蛇毒液中发现了“缓激肽增强因子”,可抑制激肽酶活性,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