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联盟校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联盟校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年春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5月联考 高三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 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将“学”“思”和“行”相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形成了“养心、养气”之说,即所谓“求放心”“有心养心”“养浩然之气”等等。这说明先秦儒家学派 A. 强调仁礼重要性 B. 注重主体自觉性 C. 突出教化功能性 D. 主张格物致知论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目中“养气”“养心”和“学”“思”“行”都强调自己对自己的督促,体现主体自觉性,故B项正确;题目中“养气”“养心”与仁、礼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题目中强调的是自己对自己的约束,并不是需要教化,故C项错误;“格物致知”是指探究事物原理,获得智慧与感悟,而题干强调的是自己对自己的约束,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2. 下面表格是三位史家对汉武帝的评价,根据内容可知 司马迁 疲耗中土,势比边兵。目不吸给,人无聊生。俯观赢政,几欲齐衡。 班固 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兴太学,修郊祀,改正.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俭恭以济斯民。 司马光 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以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泰之祸乎! A. 汉武帝的统治政策饱受后人批评 B. 三位史家的评价可以相互印证 C. 史家视角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D. 对汉武帝的评价有悖历史事实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司马迁、班固和司马光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汉武帝进行评价,说明的是史家视角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C正确;班固对汉武帝呈现赞美的态度,A排除;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 3. 《宋会要》记载,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规定,“每方差大甲头二人,以本方上户充”,与官吏同清丈山地。这反映出方田均税法 A. 利于地主与官员制衡 B. 主要目的是富国强兵 C. 不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 D. 遭到顽固势力反对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方田均税法是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从而起到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但是据材料可知,清丈田地是地主与官吏一起进行的,所以不能有效地抑制土地兼并,故选C项;A项地主与官员的制衡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故排除;材料未体现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和变法遭到顽固势力的反对,故B、D两项错误。 4. 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名称有些听起来不像常设官员,其名称往往带有动词。比如刺史,“刺”即刺探,其本意为临时派出,后演变为州牧;比如行省长官“行中书省事”,意指临时行使中央特派之事,后变成固定的地方官;比如巡抚,意指代皇帝巡行地方,后巡行变为常设。这表明 A. 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具有较大随意性 B. 巡行监察是中国古代地方官员主要职责 C. 王朝政府注重强化地方治理与中央集权 D. 加强专制主义统治是王朝政府重要手段 【答案】C 【解析】 【详解】“刺史”“巡抚”等官职的设立,目的是防止地方割据,防止地方权力过大,故C项正确;题干中的“刺史”“巡抚”等官职都是中央对地方进行监察的重要职位,并未体现出随意性的特点,故A错误;监察并不是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主要职责,故B错误;材料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专制主义无关,故D错误。 5. 下表反映了清代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概况。据此可知 地区 概况 江汉平原 石首县旱地以菜、麦和棉花、豆美、高粱、芝麻、粟米等轮作;松滋县旱地以麦、豆和棉花轮作 鄂西山区 在玉米普遍推广之前,多为麦、粟两熟,推广之后则多为麦、玉米两熟 湘西山区 春秋皆种荞麦,一年两熟;其余旱地多为玉米、甘薯、大豆,菜、粮两熟 A. 美洲作物种植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B. 农民比较重视对土地资源的利用 C. 区域间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差异大 D. 轮作技术打破南北农业生产格局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材料并没有谈及玉米、甘薯等美洲作物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故A错误;根据材料“旱地以菜、麦和棉花……轮作”“鄂西山区”“多为麦粟两熟……麦、玉米两熟”“湘西山区”等可知,农民重视土地的开发种利用,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产品的市场化,不能得出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故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清代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D项结论以偏概全。 6. 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位思想家撰文指出:“新道德既是随着生活的状态和社会的要求发生的,就是随着物质的变动而有变动的,那么物质若是开新,道德亦必跟着新……因为物质与精神原是一体,断无自相矛盾、自相背驰的道理。”据此可知其 A. 初步具备马克思主义思想 B. 认为道德重塑是社会进步的根本 C. 主张学习资产阶级新道德 D. 赞同社会进化论适者生存的主张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就是随着物质的变动而有变动的,那么物质若是开新,道德亦必跟着.新”可以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