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张玄墓志》鉴赏.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魏《张玄墓志》鉴赏 《张玄墓志》全称《魏故南阳张玄墓志铭》,清代时须避康熙帝玄烨之讳,故清人又称其为《张黑女墓志》。此志为楷书,共二十行,每行二十字,共计三百六十七字,原石早佚。此志书风朴茂秀逸,意态纵横,兼具了北碑的俊迈和南帖的典雅。道光五年(1825),何绍基在山东历下购得《张玄墓志》剪裱本,何绍基对其称赞异常,并潜心临习。此拓本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1 志石及拓本的流传 1.1 志石所在 《张玄墓志》刻于普泰元年(531)十月,志石早佚,书者、刻者无考,现仅存原拓剪裱本一册。对于志石的出土情况,原文中称“岁次辛亥十月丁酉朔一日丁酉,葬于蒲阪城东原之上”。依据志文可知张玄葬地为蒲阪城东原,蒲坂即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推测志石应在此地出土。又有刘东平、段志凌先生依据志文线索,到山西永济城东原实地踏勘,得出“志石出土于此无可非议”。故以目前调查结果来看,志石的确出土于山西永济市,但出土时间、志石的去向等问题目前尚未能解决,期待更多新资料的发掘。 1.2 拓本的鉴藏与题跋 《张玄墓志》孤拓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拓本上有何绍基、陈介祺、崇恩、包世臣等十一人的题记与题跋,涉及拓片的流传和书法的评价。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在拓本中题曰:“此直似宋时毡蜡,明以后无此拓也。”断定此本为宋拓,因明代印后没有“毡蜡”拓法,这是断定此拓本年代较权威的说法。 此拓自清代诗僧成槫收藏后一直在山东境内辗转流传。道光五年(1825),何绍基购得后极为珍爱,曾题拓本其上曰:“余自得此帖后,旋观海于登州,既而旋楚。次年丙戌入都,丁亥游汴,复入都,旋楚。戊子冬复入都,往返二万余里,是本无日不在箧中也。船窗行殿寂坐观赏,所获多矣。”足见何绍基对此帖的珍爱程度。 玉牒崇恩题记:“道光戊申,路出河东,仅拓得隋《首山舍利塔碑》、唐《云麾将军李思训碑》,殊未闻《张黑女志》所在,想已久佚,主人亦不复知之矣。及门李小湘庆翱,今守蒲郡,昨曾寓书,属其留心物色,勿遗荒僻。傥于山村古寺中一遇之乎?临颖不觉神往也。六月七日玉牒崇恩题记。”题记中我们了解到,他曾于清道戊申(1848)路过山西,却未闻《张玄墓志》,后又寓书嘱在蒲坂为官的门生留心寻找。以崇恩的能力竟未得《张玄墓志》,这也说明当时此志已不知所在,此拓很可能在当时就已经是孤拓了。 何绍基以后,《张玄墓志》拓本流传到秦文锦手中。秦文锦(1870—1938),字炯孙,江苏无锡人,1904年在上海创办了艺苑真赏社(上海古籍书店的前身),出版了一系列碑联集拓、联拓大观、珠联璧合等上百种字帖,影响甚大,其中就包括《张玄墓志》。 2 艺术赏析 《张玄墓志》是北朝墓志的代表作,拓本自问世以来就饱受称赞。何绍基评曰:“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何比肩《黑女》者。”碑学大家包世臣赞道:“此帖骏利如《隽修罗》、圆折如《朱君山》、疏朗如《张猛龙》、静密如《敬显隽》。”惜此志现仅存孤拓剪裱本,但依据相关文献,其原章法应为二十行,行二十字。现笔者从章法、字法、笔法与笔意这几个方面来对此拓本进行赏析。 2.1 章法与字法 清代刘熙载《艺概》中谈到:“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幅,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章法大之可指整幅作品的谋篇布局,小之可指一字之内的点画安排。作品中每个字的大小、轻重、聚散等变化,使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得到呼应,形成既和谐又统一的整体。所以,章法与字法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将两者联系起来探讨十分重要。 《张玄墓志》还未完全脱去隶书的体势,字形多呈横扁状,左右开张,形成类似于隶书的章法,呈现出雍容大度的态势。如“故、女、之、徒、太、共、此、远”字,这些字或横画宽接,或撇画、捺画极尽伸展,强调字的横势,显得稳健古雅。这幅作品中甚至许多字在横竖交接的地方横压着竖,这也是为了强调字的横势,在此不做举例。偶有呈纵势的字在章法中起到了调节的作用,如“荣、鱼、翼、寿、霄、贯、风、群”字,这些字形狭长的字在呈横势的章法中更显得秀逸峻拔,纵与横在章法中就形成对比,互相呼应。 字与字的轻重、大小的变化在整篇作品中也很重要,若呆板无变、状如算子就不能称之为书法。天上的星星尚有远近、明暗之分,若将作品中的字看做夜空中的星星,那么在这幅墓志中,“近而明”者有“君、自、坂、城、悽、诵、贯、星”,“远而暗”者如“谓、识、书、羽、卅、上、兆、风”。前后两者相互交错,且毫无雕琢之气,具有自然和谐之美,使作品气韵生动,富有活力。 2.2 笔法与笔意 北碑墓志在形制上都是碑版石刻(除书而未刻者),由于这种特殊性,撇去书丹者的书法水平不说,刻书者的刀工对墓志的整体风貌也起着巨大的影响。沙孟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