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书法风格形成的三个阶段.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米芾书法风格形成的三个阶段 米芾(1051-1108),字元章,号襄阳漫士,北宋著名书画家,鉴藏家。宣和年间为宋徽宗赵佶召为书画学博士,为宋代四大书家之一,能诗文,善书画,精鉴赏。凡书画之学,实践、理论皆精通,尤其是行书用功最深,成就卓越。他个性怪异,举止癫狂,一生醉心于书画艺术,人称“米颠”。米芾书法潜心魏晋,以晋人书风为旨归。“米芾以书画著称于世,绘画则世称其父子山水画为‘米家山水’,在诸多宋代绘画名家中独树一帜。”从米芾学习书法的过程来看,从“集古字”到“自成家”经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的探索,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集古字”取法阶段 宋初受中晚唐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儒学从势微开始重新建立起来,宋朝立国之后更加重视提倡传统儒学。儒家的道德理想进一步发展为社会重要的意识形态,文人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宋代主张以文治天下,优待文士,养成了文人的自尊意识,这也同时促进了知识分子们一种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宋初期,书法以欧阳修、蔡襄为主体,构成了一个推崇书法的文人集团,为宋代书法高峰期的到来奠定了前期基础。苏轼承接了老师欧阳修的衣钵,不仅在舆论上大力提倡发扬,而且身体力行,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做出了巨大的成就。苏轼比米芾年长仅十四岁,米芾同样也正处于复兴书法时代的风潮时期,这为他的书法学习造就了天然的时代氛围。同时,他自己的书法学习创作过程也同样参与到了这一复兴的时代浪潮中。米芾的书法,早期被人戏称为“集古字”。其自语道:“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在这里米芾自述了他学习书法的过程和方法。米芾学习古人的历程比较复杂的,经历了长期的研究、比较和选择,最终归到了晋朝二王处。米芾晚年写了一篇《自叙帖》,叙述了自己研习书法的历程:“余初学先写,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版排算,乃暮褚而学最久。又慕段及转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觉段全绎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晋魏平淡,弃钟方而师师宜官,《刘宽碑》是也。篆便爱《咀楚》《石鼓文》。又悟竹简以竹聿行漆,而鼎铭妙古老焉。其书壁以沈传师为主,小字,大不取也,大不取也。”文中叙述了米芾曾经学习颜真卿、柳公权的《金刚经》,欧阳询、褚遂良、段季展等唐人,又学习《兰亭》及魏晋法帖,隶书师师宜官,篆书喜欢《咀楚》,《石鼓文》书壁以沈师师为主。近代书家蔡条说:“其得意处,大似李北海”。显然,米芾学习了李邕,受到过李邕很大的影响。 “集古字”为米芾书法学习的第一阶段,也是米芾青年时期,时间大约在1082年,米芾32岁之前。这一时期米芾主要是以学习唐人为主,主要作品有《三吴帖》《法华台诗帖》《道林诗帖》《砂步诗帖》《致蔡肇二札》《盛制帖》《乱道帖》《吴江舟中诗帖》,最早的作品还有《观阎立本-步辇图》跋,其用笔拘谨,结构局促,这些作品已经显示了米芾书法追求跌宕纵逸的风格特点了,但还不及他晚期作品熟练老衲、舒畅圆融。 二、变化求新阶段 苏轼比米芾年长,米芾在接触苏轼后,得到了苏轼的教导,并接受了苏轼“书学晋人的主张。”苏轼是当时文坛的领袖人物,在书法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开拓式成就。显然,米芾对苏东坡是很敬重的。在书法的学习取法上,米芾听从了苏轼的建议,转向了对晋人学习。之后,米芾的书法风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并逐渐显现出自己的风格。在1082年至1100年期间,也就是在米芾三十二岁到五十岁期间,其作品如《方圆庵》,大约1083年所作,也就是米芾取法晋人的第二年完成的书法作品。从单字结体和用笔来看,有着浓厚的《集王圣教序》的色彩。1086年的作品《张季明帖》和《李太师帖》则具备了王献之的许多特点,同时也充分显示了米芾自己“八面出锋”的用笔技巧。与《方圆庵》比较,这两个帖子无论在结体还是用笔上,开张驰骤都更加剧烈。几年时间对晋人的学习取法对米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学习晋人6年后,米芾又创作出了自己最具代表性的两件作品《苕溪诗帖》和《蜀素帖》。这两件作品创作时间分别是1088年农历八月八日和农历九月二十三日。两件作品书写时间间隔不到一个月,但其风貌相差很大。《苕溪诗帖》相对《蜀素帖》来说,跌宕欹侧、雄厚俊朗、强健沉稳;《蜀素帖》则整体要平和、中正舒缓许多。董其昌《蜀素帖》跋云:“米元章此卷如狮子捉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杰作”;曹宝麟评《蜀素帖》:“此卷当可目有生以来最佳杰构”;顾从义题跋:“余素爱米书,见者不下二十余卷,此卷556字,诗体具备,墨妙入神,真秘玩也。”此后,米芾又創作出了许多手札作品,如《叔晦帖》《箧中帖》《竹前槐后诗帖》《淡墨秋山诗帖》等手札。 三、风格成熟阶段 五十岁之后,米芾的行书走向了自我的成熟阶段,“八面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