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十六 中心期刊发表的论文( 5)
神性之“边城” ,诗性之“寓言”
——解读迟子建的《采浆果的人》
(2006 年第 5 期《名作欣赏》)
黄助昌
在不少女作家以时尚的笔法书写城市欲望的当下,迟子建却仍旧蘸着诗意书写农村的神性,这种不含媚俗的美学追求,使她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体风格,致使能使我只是依赖浏览小说文本就能够敏感地鉴别出来。在阅读《采
浆果的人》之时,我想起了她的另一篇小说《微风入林》 :
女医生方雪贞在医院里值夜班,这一天也正是她经期的次日,本该是血流汹涌的日子,但是在那个晚上,当方雪贞还在梦境之际,值班室的门突然“嘭——”地一声巨响,撞进来了一个满脸是血的鄂伦春猎人,方雪贞认为遇见鬼了,吓得心慌气短,腿也软了 后来才发现,经这么一吓,月经被吓没了,越来越疏于夫妻生活的丈夫陈奎也竟然毫无觉察,仍是方雪贞告诉他其中委屈。陈奎获知内情之后,将此事闹得路人皆知,自然也被那个鄂伦春男
人——孟和哲知道了,对方雪贞说: “你们汉族女人就是娇气,这么不禁吓!我们的女人,上山能打狍子,下河能抓
鱼,六十岁了那个东西也不回去! ”方认为孟在侮辱她,想不
到孟是来给她治病——“有灵验的药给你” 。 有着现代医学知识的方竟然听信了,值班的夜晚随着孟到达了景色秀丽的
东山坡,哪有什么“灵验的药”?所谓“灵验的药” ,就是性交。孟“强奸”(医治)了方,而方却“感觉体内被一场淋漓尽致的暴雨冲刷过了,有几分被鞭打的疼痛,也有几分称心的清凉”。如此这般,从春天到夏天,在两个多月的光阴
里,方风雨不误地去东山坡接受孟的这种“治疗” ,因为孟说“雨也是药,风也是药”。 居然方雪贞被“治”好了。(见 2003 年第 12 期《小说选刊》 )
故事就是这么荒谬神秘,我不知道是否有临床医学的根据,但在迟子建充满诗性的表达里,体验不到一丝色情,反而觉得神圣、威严,能感觉到的是令人敬畏的原始
神性。迟子建通过年过花甲的鄂伦春女人 /方雪贞、孟和哲 / 陈奎的原始本能强弱的对照,叙述了一个诗性寓言:原始
生活能保留生命活力,现代文明人的身体里的原始生命力正在衰退而变得柔弱。原始的,才是本真的,它是一剂药,能医治“现代”。
在我看来,《采浆果的人》是《微风入林》的姊妹篇。在《采浆果的人》中,迟子建持续动情地表达人与自然的交融无间,持续肯定农村生活的原始神性。而神性又是以工商活动为标志的现代文明所缺失的东西。现代社会在商品化、市场化的强势催化剂作用之下,正在迅猛消解农村
的素朴与原始,使人逐步失去“自然人”的本色,使人异化为趋利谋利的“机器”,正因为如此,迟子建才不惜笔墨为原始农村谱写出一曲曲赞歌。从这一点来看,当与沈从文的创
作思想相像。
《微风入林》中的“罗里奇” ,《采浆果的人》中的“金井”,都是地处偏僻、景色优美、风气朴实、文化落伍、信息闭塞的山村,就仿佛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
原始态“边城”是现代城市的对立面。迟子建暗承了沈从文的“农村/ 城市”、“原始文明/ 现代文明”二元对立语境的叙事模式。这种模式为人们认识中国人精神生命的存在与发生、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可供阐释的文化语境。
“金井”是个小农庄,只有十来户人家, “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但是当城市商人出高价收购浆果时,正在忙于秋收
的人们竟然扔下手中的镐、铁齿、镰刀、耙子等农具,拿起林林总总的容器,奔向森林河谷采摘浆果去了。
这一事件,可视为以商业为标志的现代文明社会对仍旧保留着古朴的农耕文明的一种侵害。商业成功的策划了
一次对农耕文明的袭击。作者写道: “一年一度的秋收本来像根缜密坚实的绳子,可那些小小的浆果聚集在一同,就化
成了锐利无比的牙齿,生生地把它给咬断了。 “”农村”在“城市”的眼前溃不可军, “惟利惟实的俗气人生观”(沈从文语)瓦解了“金井”村民的世代固守的处世观点。
“采浆果”这一事件,被作者作为故事的切入点,被作者办理为诗意化的叙事载体。 “金井”的人事,如果用平实的笔调去写,只能是毫无价值的“一地鸡毛” ,而迟子建在神性观点的烛照下,山水、草木都显得诗意摇摆,进而赋予了它
们以神性,连平庸的人都有了某种神性。不难推断出,迟子建的这一写作资源,来自于她童年生活,来自萨满教。
萨满教是宽泛流传于中国东北的一种原始宗教。该教没有成文的经典,以崇奉氏族或部落的祖灵为主,崇敬对象极
为宽泛。迟子建出生在漠河最北(大概北纬 53 度)的北极村,从小就目染耳濡。正如她自己在《梦开始的地方》中
所说:“在这样一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上,神话和传说几乎各处
都是。我喜欢神话和传说,因为它们就是艺术的温床” 。 正源于此,迟子建创造了这么一种独特的诗性叙事。这种诗
性叙事也暗合泛神论思想。歌德、雪莱、泰戈尔都有泛神论思想,他们笔下的自然与人同样充满着活跃的生命。迟子建存心无意地暗承了这一文化遗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