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教学设计:
本节课整体是以“微课导入新课-----新知识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课堂练习-----教学反思”为线索展开的。
(5)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为高一年级学生,这时期学生正处于青年初期。多数学生来自于城镇,城镇学生艺术基础很弱,但学生能够在理论指导下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本课内容学生平时接触较少,这就需要教师做好课前准备,运用各种技术手法,制定必要的导学案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
(8)效果分析:
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思考动手中学习,能更好掌握学习内容。技术的多样性运用,使学生的学习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学生对掌握学习方法的兴趣越来越浓,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大幅度提高,创设了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教材分析: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初步了解中西描绘景物体裁美术作品的审美理想与创作手法。(中西画家描绘自然景物的空间表现手法差别,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思维方式及空间艺术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比较学习,并使学生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身心愉悦的学习,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唤起学生对绘画艺术及对大自然和学校的热爱。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对世界优秀文化的认同。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山水画的观察与表现特点: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中国绘画表现空间的“虚实相生”手法。 西方风景画的观察与表现特点:了解焦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色彩的空间表现原理。
难点: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达。中西方艺术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归纳起来主要是:中国艺术追求写意性,意在表达其神韵,以线条和水墨作为基本的造型手段,而西方艺术追求写实性,也就是对现实事物的模仿再现,主要以块、面、明、暗和色彩为造型手段。
(7)评测练习
第四课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学案导学)
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中西描绘景物体裁美术作品的审美理想与创作手法的不同,从而进一步的理解中西文化的特点。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山水画的观察与表现特点: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中国绘画表现空间的虚实相生手法2、西方风景画的观察与表现特点。
【林间村道】这幅画成功地表现了焦点透视的技法,所以在美术技法教学上一直被用来作为古典的示范作品。西方 绘画的 透视法,其基本原理,将隔着一块玻璃板看到的物象,用笔将其画在这块玻璃板上,就得出一幅合乎焦点透视原理的绘画。《林间村道》展现了一种乡野景色的平远透视美。画家用诗的语言再现了这种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田园景色,给观者心灵以舒畅的美感。
【千里江山图】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绢本,青绿设色,无款,王希孟所作,现藏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
【 石涛】的山水自成一家,既重学古人,又重师造化。他早年居安徽宣城时,与梅清交善,受其影响,山水多用方折线条和虬结的皴法,景色奇秀,苍浑。后他又遍学前代各家画法,博采众长,主张“借古以开今”,“我用我法”。特别主张从自然中汲取创作源泉,画出了许多体现黄山特征与风神的作品。明末清初四个出家为僧的画家,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浙江(弘仁)。
【雪景图】五代巨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给人一种宁静亲切而又平易的气氛,具有独特的风格,那就是可使幽处可居,平处可行,奇处可惊,险处可畏的特色,表现了优美的景色,这是一幅很难得的杰作。巨然的笔法稳健,间韵清雅。画中充满一种脱尘宁静的意趣,这是巨然代表作之一。
【干草车】是一幅地地道道的英国农村风景画。画面的前景是一条小溪,一辆拉着干草的大车正涉水行进。大车的前方是为阳光所照射着的树丛和茅屋,它们构成了这幅画的中景;远景则是笼罩在阳光下的一条茂密的林带和广阔的田野。明亮的蓝天飘着银白色的云朵。一切显得是那么真实、宁静、和谐、优美而又充满生气,就连大车涉水而过时,惊动了小狗的狂吠声,我们似乎也能听到。画中对空气的表现和绿树上的光泽感,则尤其使人感到钦佩。
【郭熙】(活动于十一世纪),河南温县人。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为翰林图画院艺学,善画山水。著有《 林泉高致》一书,是我国画史上讨论山水画的一部重要论著。这幅画的主要景物集中在中轴线上,以全景式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之构图,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作者以粗阔扭曲的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地理_【新授课】交通运输站点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思想政治_《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思想政治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The Magic of the Mask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细胞呼吸_ATP的主要来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化学_电解质及其电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美术_摄影构图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The Violence of Nature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雨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雨巷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美术_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鲁版)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英语_B1M4 A Lively City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B1M4 A Lively City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化学_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化学_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历史_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历史_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历史_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历史_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数学_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最近下载
- 江西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 VIP
- 刑事被害人心理损害的范围 (1).pptx VIP
- 某集团2021年人才盘点项目方案(项目建议书).pptx VIP
- 党委书记讲党课+讲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四个持之以恒,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pptx VIP
-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案例分析.doc VIP
- GB51445-2021 锑冶炼厂工艺设计标准.pdf VIP
- DL T 868-2014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 .docx VIP
- 第十届全国走美杯三年级初赛竞赛数学试卷答案.docx VIP
- 学校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校长发言:从餐桌开始,家校合力为孩子成长食堂 “加营养”.docx VIP
- 《拍手歌》优秀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