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技术创新.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铁路技术创新 ;专题一:提速;一、我国旅客列车提速试验;二、我国客运提速取得重大进展; 2、提速主体工程——既有繁忙干线的客货列车提速取得成功 1997年4月1日,第一次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全路开行“夕发朝至”旅客列车(旅行速度超过90km/h)共78列,其中速度达到140 ~ 160km/h的跨局旅客列车8对。货物列车最高旅行速度达到49.3km/h,开行“五定”货运班列515趟。 95年9月至10月,沪宁线首次进行了货、客列车提速试验。旅客列车最高试验速度达到173km/h,货物列车最高试验速度达到100km/h。试验为96年4月1日第一列提速列车“先行号”在沪宁线上正式开行做好了技术准备。 95年至1996年,京秦线组织了又一次系统的旅客列车提速试验。试验为1996年7月1日“北戴河号”提速列车正式开行做好了技术准备。 96年6月至7月,沈山线上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客、货列车提速试验。旅客列车最高试验速度达183.5km/h,1996年10月北京 — 大连首次开行了长途快速旅客列车,运行时分从16hl5min缩短到llh58min。 96年11月,郑武线的郑州——漯河段进行了我国首次既有电气化线路上的提速试验,最高试验速度达到185km/h。这次试验不仅为线路及机车车辆的提速主要参数积累了大量试验数据,更为电气化线路接触网悬挂参数的确定,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综合所有提速试验的数据,全路提速的技术基础和依据“三大干线客货列车提速试验总结及提速装备技术条件研究论证报告”(俗称绿皮书)出台。 ; 3、提速攻坚工程——秦沈客运专线建成 当前,我国铁路运输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用户需求和铁路供给间的矛盾,在一些线路上,原来的客、货共线运行组织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铁路必须实行客货列车分线运行的组织模式。这是优化铁路服务质量,提高铁路综合运输效率和运输效益的必然趋势。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铁道部在1999年开工建设我国第一条客运专线——秦沈客运专线。与京秦线、哈大线共同构筑北京至东北地区的快速客运通道。2003年6月秦皇岛—沈阳客运专线竣工,其设计时速就是200公里/小时(预留提高??250公里/小时的条件)。建成试车时,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华之星号”高速列车,最高速度已达到321.5公里/小时。 ;三、我国客运提速的回顾;三、我国客运提速的回顾;四、我国客运提速的展望;四、我国铁路提速展望;五、京沪高速铁路的技术概况;专题二 铁路重载 ;一、快捷和重载是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我国铁路快捷货物运输的发展; 3、近期——走向市场,进行快运新产品的开发 从1997年4月1日开始,我国铁路在28个主要城市和港口口岸间的铁路干线上组织开行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的快速货物列车,称为“五定班列”。包括为国际贸易和过境运输服务的7对过境班列和76个国内班列,总共开行53个编组去向,近30条对开运行线,每月共计515列,后又增加到522列。“五定班列”的实施,为实现“货物列车客车化、价格收费公开化、服务承诺规范化”,进而提高集装箱和高运价率货物的市场份额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是我国铁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货物快运的开端。 1998年3月,我国铁路继“五定班列”之后,又在行包运输领域开拓快运市场,先后在广州、浙江地区以路外承包方式组织开行了广州 (棠溪)---- 北京、东北,广州(大朗) ---- 乌鲁木齐,广州(大朗) --- 成都,义乌 --- 乌鲁木齐,义乌、杭州 --- 东北、柯桥 ---- 成都的行包快运列车。这些行包快运列车以三个优势 (即送达速度优势、运输价格优势、运输批量优势)、一个准确 (即每天开行、客车化、运到期限准确),加上实行路外承包方式,路内组织保障有力,取得较大的成效。?;三、重载运输的主要模式和特点; 2、组合列车 以前苏联为代表,是在繁忙运输方向上的能力紧张区段,通过将两列或两列以上普通列车连挂合并组成列车后通过一个或几个特定区间,使相同方向运行的几个列车之间的运行时间间隔压缩为零,从而达到加速车流和货流输送、有效提高运输能力的目的。这种方式始于1964年,在前苏联应用较多。但因其对机车操纵控制和运输组织有更多的要求,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应用不太广泛。 3、整列重载列车 由单机或多机重联牵引,列车由不同型式和载重的货车车辆混合编组,达到规定载重量标准的列车。这种列车在运输途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编,因此具有更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