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docx

(沪教版)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 2 2 ( 沪教版 )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NH 4HCO3  NH3  ↑ +H O+CO2↑ 现象:白色粉末逐渐减少,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2.二氧化硫的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能使 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KMnO4 溶液褪色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如:属化学变化:铁生锈、木炭燃烧、饭变馊 属物理变化:冰融化、碘升华、食盐溶解 4.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 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属物理性质:溶解性、颜色、状态 属化学性质:氧化性、可燃性、酸性 5.化学史 法国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 1965 年我国首次合成了结晶牛胰素 俄国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 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 诺贝尔研究了炸药 6.铜绿受热 Cu  2(OH)  2CO3  2CuO+HO+CO2↑ 现象:变黑,管口有水珠,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气体 7.铜绿与盐酸反应 Cu 2(OH) 2CO3+4HCl=2CuCl2+3H2O+CO2↑ 现象:固体减少,溶液变蓝,有气泡。 8.镁的燃烧 2Mg+O 点燃 2MgO 现象: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 9.能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燃烧匙、蒸发皿、石棉网 10 .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 烧杯、烧瓶、锥形瓶 11 .天平的使用 1 调零前游码归零 物左砝右 砝码用镊子 精确度 0.1g 12 .试剂存放 液体放在细口瓶、固体放在广口瓶 13 .试管加热液体时 试管夹在离管口 液体用量不超过 试管倾斜 45 ° 1/3 处 1/3 .固体药品加热试管口向下略倾斜 .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闻气体要招气入鼻 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1.空气的组成成份(体积分数) N2 78% O  2 21% CO  2 0.03% 稀有气体 0.94% 杂质气体 0.03%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水面不到 漏气、红磷量不足、没冷却 .混合物与纯净物区别 1/5 的原因 是否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如属混合物:空气、稀有气体、食盐水 属纯净物:水、二氧化碳、高锰酸钾 .瑞典的舍勒和英国的普利斯特里制得氧气 .氮气的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 化学性质不活泼 6.氮气的用途 制氮肥、保护气、医疗手术、灯泡填充气 7.稀有气体:又称惰性气体,而且性质不活泼 包括:氦、氖、氩、氪、氙、氡 用途:制放电管、填充气球、保护气、景观灯 8.空气质量日报: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 9.汽车尾气: CO、 NO .二氧化硫能引起酸雨,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燃气 .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 二氧化氮能引起光化学烟雾 2 2MnO 2 MnO 2 聚乙烯能引起白色污染 含磷洗衣粉能引起水华或赤潮月、氟里昂能引起臭氧空洞 13 .氧气的物理性 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14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O2 点燃 CO  2 现象: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 15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2O 点燃 Fe3O4 现象:火光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16 .集气瓶底部铺层沙或水的原因 防止生成物溅落到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17 .检验氧气的方法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18 .蜡烛燃烧 石蜡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水 现象:白光、放热、瓶壁有水珠,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 19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 均为放热反应 缓慢氧化反应:新陈代谢、铁生锈、食物腐烂 20 .氧气的用途 供呼吸、助燃剂、炼钢、氧炔焰 21 .制取氧气的原理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沸点不同) 实验室: 2KMnO4 eq \o\ac(△,K) MnO4+MnO2 +O2↑ 2H 2O2 2H 2O+O2↑ 2KClO 3 22 .用 KMnO4 制氧气 2KCl+3O △ 2↑ MnO 2 仪器: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单孔橡皮塞、导管、棉花 防止冷凝水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之炸裂。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原因: 用棉花的原因:防止 KMnO4 颗粒进入导管 先取导管后熄的原因:防止水倒流到试管,使之炸裂 23 .固体药品加热过程中试管破裂的原因 受热不均匀、用焰心加热、没预热、试管口没向下倾斜、试管外壁有水 24 .氧气的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原因:密度大于空气 验满:用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复燃 排水法:原因:不易溶于水 验满: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3 2 2 25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仪器:锥形瓶、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导管、铁架台 检查气密性:导管放进水中向分液漏斗中加水导管口有气泡或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 向分液漏斗中加水,水不易滴下 26 .催化剂

文档评论(0)

qzh05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