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蚀性角膜溃疡致病因素初步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山大学 博士后学位论文 蚕蚀性角膜溃疡致病因素初步研究 姓名:王青松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后 专业:眼科学 指导教师:陈家祺 蚕蚀性角膜溃疡的致病冈素初步研究 巾文摘要 蚕蚀性角膜溃疡致病因素初步研究 中文摘要 蚕蚀性角膜溃疡(Mooren’Sulcer)是一种慢性疼痛性角膜溃疡,病变起 源白角膜边缘,逐渐向角膜中央和周边部发展,有时累及巩膜。蚕蚀性角膜溃 疡在中国大陆的发病率约为0.03%。研究表明,自身免疫可能在蚕蚀性角膜溃 疡发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确切的致病因素及其机制尚不清楚。 1.研究目的 由于蚕蚀性角膜溃疡确切的致病因素及其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 采用免疫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来研究蚕蚀性角膜溃疡与HLA等位基因、基 质金属蛋白酶(删P).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和梅毒 螺旋体感染的相关性,探讨蚕蚀性角膜溃疡可能的致病因素,分析研究其可能 的致病机制,探索寻找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新手段和新策略。 2.研究方法 ①根据典型形态特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蚕蚀性角膜 溃疡患者,提取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基因组DNA。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一聚合 酶链反应(PCR.SSP)法进行HLA基因分型。②提取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基因 组DNA。实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 MMP.1启动子区-1607bp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③取临床确诊为蚕蚀性 角膜溃疡的患者血清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采用酶联免 疫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采用梅毒特异性试验 及非特异性试验联合检测法,即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TP—ELISA法)检 测血清中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采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TRUST) 检测血清中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 蚕蚀性角膜溃疡的致病冈素初步研究 中文摘要 3.研究结果 ①在蚕蚀性角膜溃疡组和正常对照组中,HLA.DRl7(3)基因频率分别为 14.71%和 3);HLA.B58基因频率分别为 20.59%和 8.95%(P=0.003,RR=3.1 5.88%、11.76%、l 7.65%、5.88%、2.94%和2.94%;和健康对照组相比较,P值 率分别为l 和2.9%;和健康对照组相比较,HLA.DP0301基因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SNP2G/2G基因型、1G/2G基厌l型、1G/IG O.05)。②蚕蚀性角膜溃疡组MMP.1 基因型、2G等位基因频率和1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5.4%、30.0%、14.6%、 70.4%和29.604;和健康对照组相比较,P值均大于0.05。③蚕蚀性角膜溃疡患 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特 异性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体特异性试验检测为阴性,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试验 检测均为均匀的抗原颗粒而无凝聚物,患者未有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或梅毒螺旋 体感染。 4.结论 1G/2G SNP与蚕 HLA-Cw与蚕蚀性角膜溃疡致病无相关性。②MMP—l-1607bp 蚀性角膜溃疡致病无相关性。③蚕蚀性角膜溃疡和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或梅 毒螺旋体感染无相关性。 2 蚕蚀性角膜溃疡的致病1人J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