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本节课在《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的基础上将内力作用进一步深化,讲述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山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在教学设计时我准备了很多图片并进行筛选,学生兴趣浓厚并激发其进一步分析的兴趣。褶皱山的讲述我让学生用书本做实验,知道褶皱的受力是挤压力,并能挤压出不同的形态,以此明确褶曲及其分类,从形态上区分背向斜。这一知识点用的较多,且较难理解,所以我又采用了更直观的动画,生动有趣,形象直观,断块山的讲述时仍应用动画形式,效果非常好。穿插讲述过程,注重知识速记速查,提高效率。
本节课最终将这一知识点落实到人地关系上,明确山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掌握分析方向和方法。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昌邑一中 2014-12-7
【课标要求】
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褶皱的基本形态;
2.了解褶皱山的形成和褶皱山的基本形态特征;
3.能够在不同的示意图中识别和判读背斜与向斜;
4.知道和理解断层的概念和断块山的形成,了解断块山的基本形态特征;
5.知道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6.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 教学过程】
一、褶皱山
1、褶皱: 。
岩层②请尝试画出下列岩层受力后的状态:
岩层②
岩层①挤压力
岩层①
挤压力
2、褶曲——褶皱的基本单位,即一个弯曲,包括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
观察上图并总结:(1)褶皱形成初期,背斜和向斜的岩层形态和形成的地貌一般是什么?
(2)依据课本并结合你画出的岩层状态,理解背斜和向斜中岩层的新老关系。
(3)请解释“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4)请总结背斜和向斜的判断依据。
【对点练习1】下图为一典型褶皱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
(2)图示山岭是 ( )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对点练习2】右图为某地地层示意。从P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①、②、③“层”时,可能分别探测到( )
A 、天然气、水、石油 B、水、石油、天然气
C、石油、天然气、水 D、天然气、石油、水
总结:背斜和向斜在资源储藏和工程建设中的实践应用。
3、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
生长边界——海岭、断层等
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岛弧等
二、断块山
1、断层: 。
挤压力或张力超过岩石承受能力岩层②请尝试画出下列岩层受力后的状态:
挤压力或张力超过岩石承受能力
岩层②
岩层①
岩层①
2、若断层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则会错断原有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各种地貌;
若断层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则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 ,
如 ;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 ,
如 。
【对点练习3】.右图所示构造是由 ( )
A.岩浆活动引起的 B.地壳运动引起的
C.变质作用引起的 D.流水作用引起的
【对点练习4】.读右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中所示意山岭的形成是由于 ( )
A.背斜形成的山岭 B.向斜形成的山岭
C.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岭 D.断层形成的山岭
(2).以下地形区中,是由该图所示地质作用形成的是 ( )
A.庐山 B.喜马拉雅山 C.阿尔卑斯山 D.唐古拉山
三、火山
1、熔岩高原和火山:
2、火山的构成:火山口和火山锥。
火山的形态: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
注:火山活动不单给人类带来灾难,同时也可能带来丰富的地热、溫泉、肥沃土壤等资源,许多火山地区已成为旅游和疗养胜地。
【对点练习5】以下关于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熔岩喷出地表,都能形成火山
B.火山就是指火山锥
C.火山爆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D.我国长白山天池是由于火山口积水而成
四、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阅读教材P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物理_2 功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历史_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历史_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数学_2.2.2 事件的独立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数学_2.2.2 事件的独立性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美术_第九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逍遥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逍遥游》第一课时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化学_第1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地理_【课堂实录】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美术_中国花鸟画——花鸟画创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地理_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地理_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思想政治_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音乐_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音乐_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物理_恒定电流电路实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