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年十三次爱耳日讲座
2021年十三次爱耳日讲座
第十三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讲座 组织:沙湾县第五小学教务处、德育处、医务室
主讲人:医务室 段忠明
时间:2021年3月1日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是第十三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是减少噪声,保护听力。
第十三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口号
——减少噪声,保护听力
——减少环境噪声,呵护听力健康
——保护听力,健康用耳
——健康环境,聆听和谐
——保护环境,减少噪声
——保护听力,从我做起
——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生活环境
一、什么是噪声?
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
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长期生活、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将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国外研究表明,37%的听力残疾与噪声伤害密切相关。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噪声导致的听力残疾有明显上升的
(一)什么是环境噪声?什么是环境噪声污染?
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
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噪声的来源主要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而生活环境噪声,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过程中,如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产生或遇到的对人类的生活或者生产活动产生不良影响的声音。
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二)什么是工业噪声?
工业生产中,机械转动、撞击、摩擦、气流的排放,在车辆运行、生产信号的发布等情况下产生的声音统称工业噪声。按产生噪声的振动源,可将工业噪声分为机械性噪声、空气性噪声、电磁性噪声三类。工业噪声往往与振动、毒物、不良气象条件同时存在,增加了对人体的危害。
(三)什么是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
交通噪声主要是指机动车辆在城市交通干线上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以及其他运输工作如火车、飞机、船舶等在行驶中所产生的噪声。由于机动车数量和铁路、公路交通干线的迅速增长,机车和机动车辆的噪声已成了交通噪声的元凶,占城市噪声的75%。交通噪声日益成为污染城乡环境的公害之一。
建筑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发出的噪声。建筑噪声的特点是强度大,且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与生活。
(四)什么是社会生活噪声?
社会生活噪声是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除工业、交通、建筑施工噪声之外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也就是娱乐生活中的噪声。来自公共场所的商业噪声、餐厅、公共汽车、旅客列车、人群集会、高音喇叭、集贸市场、摊贩、流动商贩的沿街叫卖和卡拉OK、舞厅、迪厅的乐器演奏的社会生活噪声等占城市噪声的14.4%。其次,家庭环境中电器如冰箱、空调、洗衣机、吵声、斥骂、打闹、哭闹等噪声也不容忽视。主要包括:大型娱乐场所,如影剧院、KTV、迪厅、游戏厅、健身房等;携带式音响装置,如MP3等;家用电器、乐器等。
二、噪声及噪声污染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危害?
噪声无处不在。电风扇噪声为30分贝,洗衣机为50分贝, 空调70分贝,印刷车间达到90分贝,飞机的发动声响超过115分贝。高响度的噪声会使人不适,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大于100分贝会使耳朵发胀、疼痛,这样的声响达到人耳的痛阈。痛阈以上的噪声危害更大,超过115分贝,大脑皮层的功能便严重衰退。如果超过175分贝,可能引发心脏共振,导致死亡。
噪声会引起耳鸣、听力下降、眩晕等前庭功能障碍。其对听力的损害是特异性的,也是最为突出的损害。其它非特异性损害涉及身体的各个系统。接触噪声时间较长会引起头痛、头晕、疲劳、情绪不稳定、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和失眠等神经系
统症状;血压升高、心悸等心血管系统症状;食欲减退、恶心、消瘦等消化系统症状;有的还可出现内分泌功能失调以及代谢性疾病。可见噪声对人体的损害非常之大。
三、 什么是噪声性聋?
噪声性聋又称噪声性听力损失,是由于长期受噪声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缓慢的、进行性听觉损伤,其损伤部位在内耳。噪声性聋是一种感音神经性耳聋,是目前世界医学界面临的难题。造成听力损伤的因素非常多,在我国0-17岁儿童青少年中,造成听力残疾的主要原因有:噪声、中耳炎、药物中毒,三者均可预防。
四、如何减少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防护措施?
现代生活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