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十三).docxVIP

2018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十三).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 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十三)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20 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在对应的答题卡上. 1.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民族大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2.“此次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新亚洲霸主产生。 触发当时在东亚地区角逐的英国和俄罗斯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的 契机,因此具有世界意义。”该材料评述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历史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下列历史事件其相互联系,最恰当 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  D . 4.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 了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 ) .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纠正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5.从 1936 年起,中国共产党提倡与各党派、团体和军队结成一个反日大同盟, 第 1 页(共 24 页) 中共倡导下,“全国抗日解放联盟”“全国救亡社”等民间组织应运而生。一些颇有 说服了的口号如“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立即对日开战,停止剿共”等广为流传。该 材料表明( )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共主张得到各个阶层的支持 .国共开始酝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6.国民党军队主力分散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敌军占领的大部分城 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都处在解放区军民的包围之中,因此全面反攻的任务, 自然地主要由根据地的人民军队来进行。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土地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7.中国诗词大赛上有一道毛泽东主席写的反映解放战争的诗词,其上半句是“钟 山风雨起苍黄”,下半句参赛者应该答( ) A.红军赤水出奇兵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三军过后尽开颜 D.弥天大勇诚堪格 8.推动如图历史性会见的因素不包括( ) A.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C.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  B.美国对越南战争方针的调整 D.中美关系正常化 9.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春联也是时代内容的反映,以下对联与如 图相对应,最恰当的是( ) 第 2 页(共 24 页) A.共产党恩泽天下,新中国情满未来 B.一洗国人耻,  百年沧桑尽 .总路线鼓舞人心,大跃进快马加鞭 .十载寒风漫岁月百春凋谢,一朝风雨洗家乡万木峥嵘 10.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问题之一,历史上党结合不同时期的情况适 时进行了不同的土地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下列对各时期土地政策分析不正 确的是( ) .土地改革实现了数千年来农民盼望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一五计划奠定了物质基础 .人民公社化与农业生产合作社最大区别在于生产组织形式 .土地流转是新时期,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 11 . 下 列 图 片 共 同 的 影 响 , 最 恰 当 的 是 ( ) A.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B.人与入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C.购物更加便捷  D.交通更加便利 12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各地只能用 “一团乱麻 ” 来形容,俄国农奴起义不 断,美国面临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分裂行动,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被西方工 业化生产冲散的七零八落,印度用战争回答英国的殖民侵略,…….导致这“一团 乱麻”共同历史因素是( ) A.殖民扩张  B.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第 3 页(共 24 页) C.工业革命  D.一战爆发 13.下列对三次科技革命的论述错误的是( ) .英国人为前两次科技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美国人在后两次科技革命中领先世界 .三次科技革命后,都产生了新的世界经济中心 .三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新能源的产生 14.列宁与邓小平、罗斯福并称为上世纪三位伟大的改革家,他们的改革给我们 的共同启迪是( ) 改革要结合本国国情,大胆创新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国家要消除私有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如图(主要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反应的历史阶段准确的是( ) A.工业革命后 B.独立战争后 C.二战后 D.20 世纪 70 年代后 16.20 世纪五十年代,新兴国家不得不在夹缝中,为自己的存在寻求新的出路, 这些新兴国家寻找的新出路是( ) A.加入北约组织  B.加入美国或苏联中的一极 C.推动不结盟运动 D.成立上合组织 17.1946 年,美国前总统胡佛说:“

文档评论(0)

xiaoluping2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