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再造有情怀,好戏还得细细磨.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经典再造有情怀,好戏还得细细磨      郭红军   毛俊辉版《百花亭赠剑》意在探索,这种知其难为而为之的精神可嘉,再造经典的情怀也令人感佩,但从目前来看,戏的质量还待提高,好戏还得细细磨,我相信,经过有情怀的戏剧人不断打磨的《百花亭赠剑》一定会有新的提高,期待下次演出。   香港著名导演毛俊辉改编并导演的《百花亭赠剑》是在唐涤生同名剧作基础上改编的,创作团队希望改编本能给原作“注入新时代的新气息”;从2021年、2021年在香港艺术节公演反响来看,该剧实验性及实验效果颇受观众欢迎。这次在第21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中,《百花亭赠剑》与沪上观众见面,也受到媒体和观众的好评,故笔者未进剧场已经对该剧有几多期许,期待享受一场“人人都能欣赏的粤剧”。   毛俊辉先生及其团队颇费心思选择了唐涤生早年剧作《百花亭赠剑》来改编、排导、巡演,确实在“表演和制作”等方面做了不少创新。一些新颖的表演方式和容妆造型也的确令观众耳目一新,邹化龙和安西王两个角色没用传统的脸谱,江六云与百花公主的装扮接近影视装,做这些创新大概都是冲着吸引青年观众的。笔者当天看的那场,上座率也还不错,观众既有青年,也有中老年,中场休息时偶见观众交流谈论,操粤语者并不多,可见该剧受众面还是比较广的。由于对粤剧音乐等知之甚少,看戏更多关注在情节和故事上,可能由于过分关注,觉得剧情推进和情节方面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场刊中,导演阐释希望通过改编经典、再造经典,探索传统粤剧发展的空间,拉近粤剧与现代观众的距离,甚至觉得“有责任挑起来这个传承与创新的担子” 。这种探索精神及理想情怀是可敬的,无论如何,在当下和未来,我们应该为这样的戏剧人致敬。对于中国传统戏曲如何适应时代、怎样吸引现代观众等问题的探讨有些年头了,全国各地院团和从业者多年来也做了不少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效果似乎还不很明显,所以这方面的探索一直也未停步。有的认为传统戏曲剧本叙写的内容与当今人们生活有距离,所以主张戏曲要编演新剧反映当下生活,拉近与现代观众的距离;但是,我们也看到近些年几个昆剧院团通过老戏老演却吸引不少青年白领、青年学生走进剧场。有的主张改造传统程式甚至去掉传统程式,加快戏曲节奏主动迎合现代观众,以期引领他们走进剧场,但是常常事与愿违,对去程式化批评最多的往往还是青年,他们说自己就是来看戏的,没有戏曲程式、没有好的唱段怎么能叫戏曲……现代观众似乎不好伺候,你改与不改,他都有看与不看的万千道理,在这种大环境下,坚守在戏曲院团、坚守在戏曲排练场的从业者更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佩。   毛俊辉版《百花亭赠剑》也有一种复杂的心态。舍不下故事情节,抛不开繁杂头绪,又想集中展现人的复杂,所以最终使得改编有种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改编版全剧只有两个多小时,在时长上幾乎比原作少了一半,而想要表达的思想、刻画的人物比原剧却要复杂,这样势必造成处处想点到,处处难深入。戏曲叙事毕竟不像影视甚至话剧叙事,它有自身的规律,音乐唱腔、表演身段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叙事时空,太过繁复的线条和事件必然影响主题的表达、人物的刻画。由于线条多,直接导致了剧情的散。   此外,这版《百花亭赠剑》戏词有些太过古雅甚至掉书袋,用典太多。不知这古雅和用典是沿袭唐涤生版的原有唱词还是后来改编的,无论是抒情还是叙事唱段,多次出现用典,有时上下句两句唱会用到多个典故。其实除昆剧外,无论是国剧京剧还是地方戏,戏词大都明白晓畅、通俗易懂,这样普通观众大都能理解。若角色的性格本就复杂,再加上唱词的古雅和多次用典,势必影响流畅表达,给观众造成理解的障碍。从剧作方面来说,典故和古雅的词句也许意境高远,但这种高远的意境究竟能有多少传递给观众才是关键,如果普通观众理解不了作者所传之“意”, “意”也就不存在了。   一般来说,戏曲的创作尽量不要在观众面前“站出来”,而应该让“角色”与观众打交道,但是在该剧后半部分特别是最后两场,似乎怕观众不能理解作者意图,直接把一些本该由观众体会的意蕴直接用唱词塞给观众。   出现这种情况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某种意义来说,改编此剧是“揽了个瓷器活”。从明传奇残本《百花记》到京昆剧乃至湘剧高腔的《百花公主》《百花赠剑》,历经数代艺人演绎,当下几乎却很难看到全本戏,常演的就是《百花赠剑》一折;原著对人物的最终走向没有交代,这足以说明编排全本戏比较难处理人物和情节。近百年来,多位著名演员曾排演过全本《百花公主》,民国时期,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先生在沪上演过根据《百花记》改编的《女儿心》;四小名旦之一的李世芳在北京、天津等地演出过《百花公主》;新中国成立后,李玉茹和胡芝风等也曾排演过全本《百花公主》;其他如湘剧、昆剧也都曾经演出过相应的版本,巴蜀鬼才魏明伦也曾改编了传奇爱情喜剧《百花公主》。然而,《女儿

文档评论(0)

简历,PPT,表格专业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十二年office学习经验。 微软MOS认证专家,曾予供销社、中国银行、国家电网等企事业单位定制财务模板与PPT模板。 头条百家数十万粉丝作者,WPS稻壳儿优秀设计师。

认证主体孝感市城区墨若枫文化传媒中心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900MA4CKBU48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