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产品 | 当快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
不管你看到这篇文章之前阅读了什么,在什么地方,和谁说过话 ….你先冷静一下。然后深
呼吸,想象自己在一个高楼的阳台上,看着底下川流不息的城市要道,手边一杯酒,或者一
杯茶,或者一根烟,夜空中有些凉风。然后再往下看。
我觉得我们这行业吧,有时候挺盲目的。
”快点做一个出来先上线 ”“精益创业,快速迭代 ”“互联网的核心就是快 ”“快节奏的扩张抢占市场 ”“分秒
必争,我们一定要在 xx 日之前上线 xx ”……
这些话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听得耳朵都应该起了厚厚的茧子了。
这时代做互联网,啥都要求快,好像慢一天真的就决定了生死。以前属于小创业公司专属的 996 ,
现在也变成了大公司标配。老板们纷纷说,我们虽然已经这么牛逼了,但今年不一样,大家要当成
是第 x 次创业,希望大家努力,再创辉煌。
然后大家就发现晚上 6点谁都不好意思走,非要互相墨迹墨迹到 9点, 10点,再回家,然后发个朋
友圈,说晚上真美丽。
这行业的工作方式我觉得已经有点病态了。
很多工作并不是单纯堆时间就会出好成绩的,无论你是写代码还是想策划案,但磨时间就有点像用
代码量来考核程序员的 kpi 一样。确实有些活儿需要加班加点的做,但 workload 饱和到每周 70 小时
以上,其实对具体的员工发展,身心愉悦,业余时间充电看书都是损害。
当然了,我不是来抨击 996 的,我们今天只谈这种奇怪的氛围下,做产品的扭曲。
做产品要快“ ”现阶段成为了很多人的共识,大街上随便抓一个干互联网的,都能跟你说要快速迭代,
要小步快跑,要快速扩张。
但你问他,什么叫快,怎样才算快,什么时候要快什么时候不能快。我想大多数人应该是回答不上
来的。
事情的症结就在于此。
早些年,大家谈及互联网的快,很多时候是相较于传统软件开发的节奏来讲的。
传统软件开发,一个系统,一个软件从规划到需求采集到开发到交付要半年,那咱们搞互联网,一
个月一波,再快点,两周一波迭代,无疑是快速的。
但现在是什么节奏?
老板说,我要 xx ,一定要快。
然后大家吭哧吭哧加班,两三天之后就是 deadline ,临到了,发现完不成,砍掉无数东西匆忙上线
,反响平平,然后好点的团队开始反思,差点的团队开始批斗。
又或者吭哧吭哧干的时候老板又说,算了不要 xx 了,我要 oo ,于是所有人崩溃。
这种行径现在被统一包上了 快“”的外皮,成为一种政治正确,连喷都不敢喷。
你根本不敢说咱们做慢一点,因为工作做的慢,那是能力不到家。
你也不敢说咱们规划要多仔细一点,因为就会有人说想的多不如做得多,所以造就了大量拍脑袋匆
匆上马的项目。
你会非常踌躇的提出我们留点时间把系统重构一下吧的诉求,但除非到要死要活的程度,不然谁会
让你 歇两周“ ”重构系统,虽然实际上你可能这两周比单纯做需求要累多了。
现在在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从上到下已经没有人敢说 来,这个产品,咱们慢慢做“ ”了。
但好产品是需要花时间打磨的。
好团队也是需要花时间打磨的。
君不见多少产品,为了抢市场,烧钱扩张,忽略了团队和产品本身的内功,最后死的连显示器电脑
都得卖了给员工抵遣散费。
盲目的快会让你的弱点在你还没有能力防御的时候下暴露,然后被市场一击必杀。
但不盲目的快是否就合理了呢?
也不尽然。
只要你想快一点,你现阶段可能控制的住你的欲望,驾驭他。但随着你的速度越来越快,你一定会
被你的欲望,外部环境,资本市场等等因素牵着走,然后翻车。
就好比你 20秒内加速到 200kmh ,和 2分钟,甚至 5分钟加速到 200kmh ,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也许这条路你就不该跑到 200kmh ,因为你无论加速多平缓,控制的多好,你跑到 200kmh ,可能就
无法避免突发的情况,继而横死街头。
说不定在这条道路上,老老实实以 50kmh 巡航才是合适的。
大多数团队和产品,看不清前方是什么的时候,就觉得我一定要跑得快,一定要先动起来,这其实
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赌徒心理。不愿意花时间琢磨,只想着快速见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