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良教课设计
永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良教课设计
永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良教课设计
永京口北固亭怀古教课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课设计
教课目的:
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色,了
解辛弃疾抗敌救国的宏图壮志和为国效力的爱国热忱。
教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弘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
主要应归功于辛弃疾。辛弃疾的词,“大方纵横,有咄咄逼人之概。”
这类豪放风格的形成,第一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沉的爱国热忱和广
阔的社会内容。
二、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豪。 1161 年,金国大力南犯, 21 岁的
辛弃疾率民众 2000 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
军。在起义师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英勇和坚定。到了南方
后,他持续坚持主战,用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
抗金,光复中原一致全国的主张。可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
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辱没乞降。他
们对起义师也向来惧怕。辛弃疾被迫隐退,空怀一腔忠贞热忱,却
报国无门。他的很多词就反应了这类悲忿。我们今日要学的这篇怀
古词,是突出的一首。宋宁宗嘉泰三年( 1203 年),辛弃疾 64 岁
退隐江西乡下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侘胄所起用。当时蒙古
已兴起,金则日趋衰落,并起了内争。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
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呼吁北伐的旌旗。第二年
(1204 )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
踊跃作北伐准备,可他的建议不可以被韩侘胄一伙采用,并给他一个
降官的处罚,以后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发挥雄才大概为恢复大
业卖力的梦想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三、串讲词的粗心。
四、剖析词的上片:
思虑:
1、上阕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可以成立功
业的英豪人物。并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
2、词人写这两位英豪人物寄望了什么情怀?(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
信心恢复中原的弘大志向,同时借古代帝王来嘲讽南宋统治者辱没
乞降的无耻行径。)
3、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为何?(写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
功立业,更表现了“谋事在人”的道理;更表现词人对英豪的敬慕。
在当时韩侘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颂扬不单是神往
他的英豪业绩,还含有“假如遇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
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五、阅读下片,剖析层次。教师解说,学生谈论用典的作用。
1、第一层“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宋文帝刘义隆
是刘裕的儿子。他不可以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谟北伐之策,
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蹶不振,北魏军队向来追到长江边,宣称
要渡江,国都震恐。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
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谟的大话,对臣下说:
“闻王玄谟陈述,令人有封狼居胥意。”“仓促北顾”,是看到北方追
来的仇敌而张皇失容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北顾涕沟通”的诗句。
2、凡诗文运用典故都实意图,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
的是什么?
(借鉴历史,伐金一定做好准备,不可以轻率从事。)
3、第二层。“四十三年,??一片神鸦社鼓!”是第二层,追想自己
当年南归程经扬州所见惨象,描绘瓜步山四周人们生活的情形。“四
十三年”三句,说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记得四十三年前自
己正在烽火洋溢的扬州以北地域参加抗金斗争。以后渡淮南归,原
想凭籍国力,恢复中原,没有想到南宋代廷昏聩无能,使他英豪无
用武之地。现在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旧难酬,追忆旧事,不胜身
世之感!“佛狸祠下”三句。从上文怀念旧事回到眼前现实。“佛狸祠”
是北魏太武帝拓拔焘追击王玄谟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筑的
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非常喧闹。
4、作者写佛狸祠一幕情形,表达什么心情?(作者的心情是深重的,
表达了自己的隐忧:现在江北各地陷落已久,不快速谋求恢复,民
俗就安于外族统治,忘掉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
恢复中原的不满。)
5、最后三句是第三层。用廉颇的典故,意图是什么?(明确:抒写
了自己虽有远大志向,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愁闷。)
六、归纳全诗。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英豪业绩的神往,有着抗金救国、恢复失地的
志向以及不可以实现的愁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辱没乞降、苟且
偏安的拙恶行径的嘲讽和不满,以及对韩侘胄的警示。
七、学生齐读全诗。
板书:
孙权:英豪难觅
上阕立功立业、令人敬慕
刘裕:平常巷陌、金戈铁骑
刘义隆:草草出师,仓促北顾警示当朝咏史抒怀
下阕烽火扬州路,神鸦社鼓愤斥偏安借古讽今
诗人: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壮志未酬
(一)课文研读
体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