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与巧克力生产技术.pptx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糖果的类别 ;按软硬程度分: 硬糖(含水量在2%以下); 半软糖(含水量在5%~10%); 软糖(含水量在10%以上)。 按组成分: 硬 糖、奶糖、蛋白糖、软糖、乳脂糖、夹心糖等。;国标(SB/T10018-92): 硬质糖果(透明类、丝光类、花色类); 夹心糖果(酥心类、粉心类、酱心类); 凝胶糖果(琼脂类、淀粉类、果胶类、明胶类); 抛光糖果(果仁类、糖心类、其他类); 胶基糖果(咀嚼类、吹泡类); 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牛奶、香草;混合夹心类、涂层夹心类、糖衣夹心类0: 充气??果(高度充气-棉花糖、中度充气类-牛轧糖、低度充气类-明胶奶糖,求斯糖)。;关键技术问题:;关键技术问题:;二、生产糖果的主要原材料;1.甜味料;砂糖:;具有纯正的甜味和合适的甜度,使产品具有甜味增强食欲; 溶解度高,溶解速度快,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白色透明晶体,纯净无色,能达到化学纯粹的品质,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 产生基体作用,可作为填充剂、稀释剂和载体等; 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同时能产生渗透压,从而使糖果具有良好的保存性; 具有结晶性,其对糖果的生产有重要意义。 通过与蛋白质和淀粉作用能形成一定的结构; 加热能形成香味物质和呈色物质,从而提高制品色泽与香味; 具有很好的营养性、消化性、安全性; 来源充沛,价格低。;淀粉糖浆:;淀粉糖浆的主要作用: 作为糖果填充剂,以较低的成本赋予糖果固形物,冲淡糖果的甜味,改善产品的组织状态及风味; 作为抗结晶剂,能很好地控制糖的结晶; 保持水分,增加产品体积; 阻止或延缓糖果的发烊返砂,改进产品质地,延长贮存期; 糖果生产中常用DE在38~42%的中转化糖浆。DE高吸湿性强,糖果易发烊;DE低吸湿性弱,糖果易发砂。 ;饴糖: 一种淡黄色、半透明、甜味温和的黏稠液体,主要成分为麦芽糖和糊精。可部分代替淀粉糖浆制造半软性糖果。 转化糖浆: 淡黄色透明液体,黏度低、溶解度高甜味好,可商品化代替淀粉糖浆制作半软性糖果。 低聚糖 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直链低度聚合糖,可部分替代糖果原料中的蔗糖。 麦芽糊精、糖醇、甜菊苷、人工合成甜味剂。;2.乳制品;3.油脂;4.胶体;凝胶的共同特性: 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结构中很多是线状形结构; 具有亲水性,能吸收保持较多水分; 能提供不同的功能作用; 符合食品应用与卫生的要求。;5.果仁;6.其他食品添加剂;发泡剂:也是一种表面活性剂。降低气液界面之间的表面张力。将气体引入糖果内部,同时在糖果基体内形成一种均一而细小的泡沫分散体,使制品的相对密度变小,体积增大。 发泡剂是充气糖果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应用于糖果工业的发泡剂都是不同类型的蛋白质。 传统的发泡剂有卵蛋白和明胶,新型的发泡剂有乳蛋白发泡剂,大豆蛋白发泡剂等。;着色剂、香精香料、酸味剂。 防腐剂:软糖中含水量大,微生物易生长繁殖可使用防腐剂。 抗氧化剂:常用于含有油脂和蜗杆传动的糖果中。 缓冲剂:糖果制造过程要保持在较小的pH进行,可在加热过程中加入,常用酒石酸氢钾、柠檬酸钠与柠檬酸钾、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钙与乳酸钙、醋酸钠与亚硫酸氢钠。 保湿剂:有甘油、山梨醇(软糖)、甘露醇、丙二醇(巧克力)。 强化剂。;三、硬糖 ;刚熬煮好的糖膏是透明的,冷却为无定型固体时仍是透明的,此时硬糖组织密度为1.5~1.6g/cm3。如将糖果反复拉伸叠折,糖膏的透明性逐渐消失,最终变成一种表面洁白、有光泽、剖面有毛细孔状的晶体状态糖体,由于拉伸过程中混入空气,故此时糖果密度下降到1g/cm左右。 硬糖的含水量在2%以下,水分含量低是硬糖区别其他类型糖果的明显标志,是构成硬糖坚硬脆裂的主要原因,含水量高,硬糖不硬不脆,易出现返砂。;;3.甜体糖类的组成 硬糖基本上是由两部分组成: 甜体+色香味体 甜体包含砂糖和各种糖浆;香味料包含香料、调味料和辅料。 甜体组成: 蔗糖 50~80% 麦芽糖、葡萄糖、果糖、转化糖 10~25% 高糖、糊精 10~25%;4.工艺流程 配料——溶化——过滤——熬煮——混合与冷却——成形——冷却——包装 物料平衡:硬糖生产过程中物料因受热而发生化学变化,有的物质增加,有的物质减少,同时也必然引起物质的机械损耗。 化糖:溶糖目的是将结晶状态的砂糖变成糖溶液,实际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加水量。加水量一般随着糖果产品的类型所具有的特性而异。一般加水量为干固物的30~35%,加热温度为105~107C,浓度为75~80%,溶糖时间为9~11min。;熬煮:溶化后的糖液含水量在20%以上,通过加热蒸发水分直至最后将糖液浓缩至规定的浓度。在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