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初中语文6.3醉翁亭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初中语文6.3醉翁亭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学习: 一、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重点掌握以下字词: 环:环绕??尤:尤其、特别??山:沿着山路??翼然:像鸟的翅膀的样子?? 临:高踞、靠近???作:建造??名:取名、命名??谓:称呼、叫、是???辄:就? 归:聚集、回家? 幽香:散发出幽幽的香味????繁阴:形成浓郁的树荫 伛偻:代指老人???提携:代指小孩?颓然:醉醺醺、摇摇晃晃的样子? 已而:不久???? 阴翳:枝叶茂密成荫????乐:乐趣、快乐、以┅┅为快乐? 三、需重点掌握的句子。 ①环滁皆山也。??②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④若夫日出??山间之朝暮也。?⑤野芳发而幽香??山间之四时也。?? ⑥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四、观看视频《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了解欧阳修其人其事。 五、探究问题? 问:亭名由何而来?太守为何取号为醉翁?? 明确: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太守即欧阳修,号醉翁,其特点是易醉。那么,醉翁的“醉”由何而生?仅仅是酒醉吗??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理解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和重要虚词的用法。? 2、品味美文、美情,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鉴赏本文的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作者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胸怀天下的理想。?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从“乐”和“醉”中所抒发的 “与民同乐”的思想。?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同时以学生的朗诵为主,认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合作中疏通,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分析。在审读中发现、在评价中感悟。 一、导入:由醉翁亭上镌刻的一副对联“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迈,奚自称翁。”引导学生思考其提出的两个问题: 1.饮酒不多为何而醉?  2.年纪不大为何称翁?   二.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一:太守为什么而醉?领悟其思想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和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学习中在学生诵读基础上出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屏幕出示温馨提示:依据上节课的学习和自己读书的感受,结合字词、句段或全文谈自己的看法。 1、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思考问题。若干分钟后,根据学生反映进行小组交流,组长组织讨论,准备整理完整语句回答。教师巡视,随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回答。学生容易想到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总结得出:因景而醉。 2、教师进一步提出要求: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创造性的描述其中的一幅画面。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然后展示。(加深对课文中景物描写的理解,同时也是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3、学生齐读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的句子,要求读出欣喜、热爱之情 4、继续回答缘何而醉的问题。讨论明确:滁人游: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山肴野蔌,应有尽有;众宾欢:起坐喧哗,无拘无束 师总结概括:为景而醉,宴酣而醉,为人而醉。 齐读第三小节,读出欢乐、充实、无拘无束、怡然自得的心情。 5、如何来理解太守的醉?学生讨论容易理解:太守是太高兴了。为何高兴呢,因为能与老百姓一起同乐。这是以醉写出他的快乐呀。引出“醉”与“乐”的统一关系。(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作者因山水之美、因百姓安定快乐而乐,因乐而醉。) 可见太守既乐山水之乐,又又有宴酣之乐,更乐百姓之乐,也就是“与民同乐”。文中点明这种“与民同乐”情怀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二.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二: 太守年纪不大为何称翁?    1、学生根据讨论回答,教师适当引导。 插入欧阳修当时遭遇及写作背景,进一步理解该问题。  虽年才40,但心已苍老,故曰翁。然而,欧阳修并没有沉沦,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励精图治、与民同乐,使滁州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在当时的社会实在难能可贵。 2、进一步提出要求:此时此地,如果让你对话欧阳修,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三、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三:我们为何而醉?赏析其写作特色。(指导学生谈整体上的感受,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能力)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由朗读,要用心去体会。思考:这些句子或段落为何能让我们陶醉?   2、大屏幕出示提示: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由朗读,从绘景写人的方法、表达方式、文章句式等方面用心体会。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整理完整语句回答。明确: (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无论绘景还是写人,都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