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声引导下含液性病变抽吸、置管引流治疗 置管引流 胆囊、胆道置管引流 超声引导介入治疗(以肝癌为例) 机 理 肝癌细胞----凝固性坏死, 达到原位灭活 局限于酒精注射区,对外周及全身影响甚微 方法一、 洒 精 注 射 治 疗 适应证和禁忌证 主要适应证是小肝癌(直径≤3cm),尤适用于因严重肝硬化,或心、肝、肾、肺功能不全,或肿瘤位置不当等,或是因病灶多发而不能手术者,肝癌几乎没有绝对禁忌证。 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三要素 包膜完整性 肿块均匀性 渗透均衡性 疗效不满意: ≥5cm 包膜不完整 结构不均匀(癌细胞与间质成分比例,纤维间隔) 洒精在瘤内弥散浸润的程度难以控制(瘤内压力或沿血管外溢,向肝组织流失扩散多) 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腹痛最常见:肿块紧贴肝包膜或glisson鞘,拔针时酒精外溢。(缓慢推注,平衡压力或拔针时停留或加注麻药)。 醉酒感, 50%以上病人有发热,体温〈39℃。 方法二:微波治疗 微波作用机理 微波辐射可引起组织中带电离子和水分子振荡而产生高热。 60W,持续时间60~120秒,一次辐射可形成直径2.5cm椭圆体凝固区,微波天线周围3.5cm范围内最低温度50~60度。(不同功率和时间组合,单导一次辐射---2.7-4.0cm类球体凝固,双导---3.9-6.5cm球形凝固,边缘温度50-70度)。 高温可以杀伤组织,肝细胞在50度环境下生存不超过1分钟,60度时即刻死亡。 超声介入的临床应用 介入性超声(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 在实时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X线造影以及抽吸、插管、注药治疗等操作,可以避免某些外科手术而能达到与手术相媲美的效果。 优点(一) 由于有超声的引导,医生能够直接看到穿刺所需到达的部位,这样能避免大血管、邻近脏器的副损伤,十分安全。 在肿瘤诊断方面,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因选材准确、安全可靠、创伤小、高质量和高效率取材,在临床成为非手术条件下获得组织病理诊断的一种常规方法。 优点(二) 对胸腔、腹腔、心包等部位的积液,通过超声引导抽吸、置管引流注药等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对晚期肿瘤不能手术的病人实为有效的治疗途径。 适合超声介入治疗的病人,无需开刀,可免去手术创伤和痛苦。这个特点也是超声介入最具优势的地方,无论多大的囊肿、血肿、脓肿,还是肿瘤,病人都无须感受剖膛开肚的痛苦,就那么温柔地“刺”一下就行了。 优点(三) 另外,操作简便,费用低,痛苦少,治疗结束后,不用住院或只需住院观察一两天。这是超声介入最为神奇之处,因为没有了烦杂的手术过程,所以既帮病人节省了一大笔的治疗费用,而且微创技术让病人治完了就能回家,又免去了一大笔住院费。如果接受手术治疗的话,费用为超声介入的三至四倍,而且还会造成元气大伤。 超声介入应用分类 超声造影诊断 超声引导介入活检+病理诊断 细胞学诊断 组织学诊断 超声引导介入治疗 介入性超声的应用范围 (一) 1、颅脑、颈部甲状腺肿物,乳腺肿物及其他浅表部位肿物的良恶性病理诊断和鉴别。 2、肺和纵隔肿物,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小结节病变及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3、弥漫性肾病、肾肿瘤的病理组织学诊断和分型。 4、多种弥漫性肝实质病变(肝炎、脂肪肝等)包括早期肝硬化的病理组织学诊断。 介入性超声的应用范围 (二) 5、各种腹部脏器肿物(肝、胆、脾、肾、肾上腺肿瘤和腹腔淋巴结肿、淋巴瘤、腹膜后实性肿物等)病理诊断和鉴别。 6、含液性病变(肝、肾、卵巢、甲状腺、乳腺囊肿、脓肿和积液等病变)的穿刺、抽吸引流、药物冲洗硬化治疗。 介入性超声的应用范围 (三) 7、肝内胆管、胆总管、胆囊等先天畸形或结石、肿瘤引起的阻塞性病变穿刺抽吸造影(PTC),穿刺引流(PTCD),肾梗阻性病变肾盂内穿刺造影及置管引流,胎儿治疗性穿刺引流术(羊膜腔穿刺)。 8、肿瘤内穿刺药物无水酒精注射、微波热疗,手术中超声定位引导。 超声引导穿刺的技术原则 一.小病灶穿刺注意: 纵向分辨率 横向分辨率 局部容积效应 由于超声仪在在空间三维方向上分辨力的限制,即使针尖显示位于靶目标内,但实际上可能偏离数毫米。 超声引导穿刺的技术原则 二. 影响穿刺准确性因素 导向器或引导针的配置不当 呼吸造成的移动 穿刺力造成的移动 针尖形状不对称性 组织的阻力过大或不均衡 超声引导穿刺的技术原则 三. 穿刺途径的选择 ⒈选择最短途径 上腹部穿刺与胸膜腔: 近膈面肿肿,在肋缘下进针,向上作穿刺或在肺底强回声带以下3cm处进针,一般可避免污染胸膜腔 穿刺途径的选择 ⒉ 胆囊穿刺 选择经过胆囊床的入路。 非目标时,禁忌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