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瞥见缅甸琥珀所记录和远古瞬间
?
? ?
?
?
?
?
?
?
?
? ? ?
?
?
?
?
?
关键词:
内含物
缅甸琥珀
胡康河谷
远古瞬间
缅甸的琥珀开采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主要产区位于缅甸北部克钦邦的胡康河谷,但直到1836年英国探险家哈内来到胡康河谷前,很少有其他国家的收藏家了解这里的琥珀资源。1894年,德国化学家艾姆在分析了胡康河谷的琥珀后发现,其化学构成和波罗的海琥珀有所不同。又因为其硬度比其他产区的琥珀更高,所以艾姆将缅甸琥珀命名为“缅甸石”。
20 世纪30年代,迫于全球战乱局面,缅甸琥珀矿大批关闭,对琥珀的研究也一度中止。20世纪70年代,苏联科学家开始前往缅甸收购琥珀并用于研究。在随后的20多年里,琥珀研究热逐渐兴起。1999年,胡康河谷的琥珀商业开采活动恢复。2000年,一家加拿大矿业公司在缅甸进行大规模琥珀开采活动,挖掘出的琥珀化石主要销往美国,其中不少被科研机构购买。接下来,从缅甸琥珀中发现新品种生物的研究成果陆续被发表。
2011 年,科学家对胡康河谷琥珀周围沉积物进行铀铅定年分析,鉴定出这里的琥珀形成于距今9900万年前(白垩纪,当时恐龙还未灭绝),推翻了1934年奇伯关于胡康河谷琥珀形成于4000万年前(始新世)的观点。在全世界七个主要的白垩纪琥珀沉积区中,胡康河谷出产的生物内含物琥珀数量最大,多样性最高。原因主要是胡康河谷在9900万年前是湿润的热带雨林环境,生物多样性极高。那里的环境非常适合已经灭绝的贝壳杉生长。贝壳杉和同为南洋杉科的其他品种一样,树脂分泌十分旺盛,因此有利于形成内含物琥珀。
1、远古蜥蜴
2006年,科学家从一块波罗的海琥珀中包裹的蜥蜴标本身上,发现了从未见过的趾结构和类似今天蜥蜴脚趾内侧的肉垫。2016年,11块来自缅甸、形成年代更久远的蜥蜴琥珀化石正式对外公布。其中一种蜥蜴一开始被认为是一种古老变色龙,不过后来被划分到两栖动物类。虽然这些远古蜥蜴长度都在几厘米,不过,在计算机断层微型扫描的帮助下,科学家还是看到了它们脚趾上和今天蜥蜴一样辅助攀爬的肉垫。其中一件蜥蜴标本的舌向外伸出,它的舌尖狭长,不同于已知任何一种蜥蜴或蛇的舌部构造。
2、两条古蛇
缅甸的热带森林是蛇类的理想栖息环境。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关于蛇琥珀发现的报道,但科学家相信,蛇珀出现只是时间问题。果然,2016年蛇珀终于露面,而且同年里发现了两枚蛇珀。这两块蛇珀中包裹的蛇都是幼体 :一条保存了完整骨骼,被中国地质大学的邢立达副教授命名为“缅甸晓蛇”;另一条只残留了一半躯体,归属尚不明确。那条完整的蛇标本有约97块椎骨,其尺寸和今天的红尾管蛇等蛇类的幼体相近。通过和生活在古代南方超级大陆——冈瓦纳大陆的蛇的化石进行骨结构比较,两者之间存在多处相似。然而,缅甸在白垩纪时位于另一块名为劳伦大陆的北方超级大陆。这说明缅甸晓蛇起源于南半球,然后才逐渐分布到北半球,并维持了数千万年前的原始形态。
3、昆虫和苏铁的初次合
作依靠昆虫授粉可能不是被子植物的首创。很长时间以来,科学家都认为,松柏和银杏等现代裸子植物几乎只靠风传播种子。2018年,一枚琥珀告诉了科学家一个不同的演化故事。在一枚9900万年前形成的缅甸琥珀化石中保存着一只甲虫。南京科学院的科学家注意到了在它身旁的一些小球。三维扫描成像结果显示,小球其实是苏铁的花粉。但花粉并没有位于甲虫身上,而是散落在其附近。通过显微镜观察,科学家从这只长约2毫米的甲虫头部发现了极长的下颚须——传粉昆虫的标志性特化口器。从先前的化石证据看,从至少2.5亿年前起,甲虫和苏铁植物就形影不离了。科学家估计,苏铁从至少1.67亿年前就开始依赖昆虫传粉。被子植物第一次出现是在约1.3亿年前。可见,裸子植物从很早之前就和昆虫开始了协同进化,传粉可能并不是被子植物首创。
4、长金属角的“吸血蚂蚁”
昆虫和苏铁的初次合作2016年,科学家从缅甸琥珀中发现“来自地狱的蚂蚁”。这种已经灭绝的远古蚂蚁有长矛般向上方突出的下颚,其中一些的下颚正上方还长有一个角状结构。在这种蚂蚁的口器附近长有和现代陷阱颚蚁一样的纤毛。陷阱颚蚁的下颚周围长有感应触毛,一旦触发,它们锋利的下颚会飞快闭合。科学家猜测,如果有猎物触发了“地狱蚂蚁”的纤毛,它们就会立刻抬起长长的下颚,将猎物抵在下颚上方的尖角上并刺穿猎物。整个过程如同行刑般残忍。计算机断层扫描结果揭示了更加惊人的细节 :蚂蚁下颚上方的角质尖角还含有微量铁,这可能是为了加固尖角的强度,避免尖角被下颚反复撞击而折断。一些现代昆虫依然会用锌、铁、镁等金属加固下颚以提高耐磨度。科学家还发现 :“地狱蚂蚁”不但长有金属强化过的角,它们可能还“吸血”。当它们的下颚向上顶起时,昆虫的“血液”——血淋巴会顺着下颚流淌,最后流进“地狱蚂蚁”的口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农业生产中应用气象测报工作的分析说明.docx
- 农业生产中应用盐碱地改良技术的作用讨论研究.docx
- 农业与生物科学专业英语在教学中创新理念的渗透.docx
- 农业中对大数据应用存在的问题和讨论.docx
- 农业中对生物技术的应用分析研究.docx
- 农业种植中对生物技术使用推广分析.docx
- 农业种植中推广应用生物技术现状分析.docx
- 农业资源环境领域对GIS的使用分析.docx
- 农业资源在耕地分类保护下的精准整合.docx
- 农作物病虫害在绿色植保理念下防治方法对策的研究讨论.docx
- 品味精准语言体会独特情感-教育研究.docx
- 平邑农业发展新业态对乡村振兴新活力增强的意义和影响分析.docx
- 评的相融共生-教育研究.docx
- 评估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衰竭的医疗效果.docx
- 评价X线和CT在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和漏诊原因与临床意义.docx
- 评价层级管理在产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docx
- 评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在体内外的遗传毒性.docx
- 评价复方阿嗪米特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docx
- 评价高龄孕产妇与适龄孕产妇围生期血液学检验指标变化及妊娠结局.docx
- 评价机制在语文素养发展中不可或缺-教育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