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悬臂施工桥台背回填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红光路沣河桥主桥上部结构采用(55+5×100+88)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梁起点桩号为“K0+896.00;终点桩号为K1+813.00,中心桩号为:K1+354.5,桥梁全长917m。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配钻孔灌注桩基础,肋板高3.5m,桥台台背回填区域为桥台边线向外扩宽各1米,长70米,高度自承台顶面至背墙顶高度7m。采用透水性良好的砂性土分层夯实回填。
二、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2011)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投标文件及国家相关法律与规定。
4、项目部目前的劳动力施工机械设备能力、技术管理和现场地质实际调查。
5、红光路沣河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三、人员及机械设备配备:
1、主要人员进场情况:
主要人员工作安排表
姓名
职务
工作安排
刘文军
生产经理
分部总负责
刘文军
总工程师
技术总负责
史茹斌
现场负责人
负责生产管理
张宪荣
试验室主任
负责质量检测、试验
续小强
测量队长
负责边线控制、高程测量
屈有辉
安全总监
负责现场施工安全
2、主要机械进场情况
桥涵回填施工机械情况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技术状况
1
装载机
ZL50C
1
良好
2
挖掘机
PC-300
1
良好
3
推土机
TY235
1
良好
4
振动压路机
YZ20D
2
良好
5
自卸车
陕汽奥龙
4
良好
6
小型冲击夯
HCR-90N
2
良好
四、施工前准备:
1、技术准备
(1)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研究技术文件和图纸中各项内容和要求;对现场实地勘察,交通运输状况和可提供的施工用水用电状况;编制施工方案;对施工队伍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
(2)施工放样:施工放样前应对桥梁图纸数据进行认真复核,准确无误后放出桥梁台背的中桩及边桩,误差值不得超过规范要求。
(3)原材的控制:试验室开工前做好进场原材料的试验。
(4)场地清理和平整:施工前用挖掘机对桥梁施工区域内的场地进行清表,尽量不要扰动原地面,然后由人工进行修整并夯实。
(5)地基承载力检测:修整到设计标高后,应对工作面地基承载力进行探测。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
2、场地准备
(1)桥台基础及下部结构已经施工完成,各项工程验收合格,场地已经清理完成方可进行台背回填施工。
(2)现场软基及排水工程完成,施工现场无积水,排水设施完备。
3、工程材料准备
根据红光路沣河桥施工图设计要求,选择透水性良好的砂性土分层夯实,其密实度达到95%以上。原材料在使用前按相应技术规范进行相关试验,符合要求的填料方可进行施工。
4、现场准备
(1)搞好施工现场三通一平、临时设施及现场消防、保安设施等工作。
(2)现场原材料准备充足,明确标识,原材料的质量证明资料必须齐全。
(3)工程测量和工程试验工作达到施工条件,所有施工机具调试完毕。
五、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报验
测量放样报验
开挖
开挖
回填透水性材料
回填透水性材料
分层碾压
分层碾压
不合格自 检
不合格
自 检
合格
合格
不合格报 验
不合格
报 验
合格
合格
进行下道工序
进行下道工序
2、台背回填范围确定
见下图:
桥台背填筑范围为:顺路线方向长度,底部距承台基础2m,高度填到背墙顶高度。
3、填筑
(1)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使用白灰洒出台背施工范围。
(2)根据回填范围进行开挖清表,开挖使用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结构物50cm范围内使用人工进行开挖,避免机械对结 构物造成破坏。
(3)在台身上标示出压实后分层厚度控制线,回填分层的压实厚度控制为20cm一层。使用油漆在肋板面画出水平横线,每20cm一道,并在横线上标注出填筑层次。
(4)填筑作业按预先设定的高度水平分层进行摊铺,使用插钎法或灰饼法控制松铺厚度,并根据预先进行的摊铺试验确定松铺厚度,确保每层填料的压实厚度为20cm。
(5)分层摊铺,分层碾压。采用机械辅以人工进行摊铺,不平的部位人工进行找平,整平过程中出现杂物等要及时清除。
4、碾压
(1)对原地面进行碾压,压实度要求为不小于95%。用挖掘机或人工挖成台阶状,台阶长度不小于2m,并能给机械作业提供充分工作面,做成4%的向内倾斜坡,且开挖台阶、压实与填筑应同步进行,以确保台阶稳定。
(2)使用压路机进行碾压时,碾压顺序由两侧向中间碾压,然后再由中间向两侧碾压,且每次要求错轮1/3轮宽。尽量采用多遍静压至碾压密实,特殊情况或者距结构物较远的部位可采用微震碾压,严禁使用强震碾压。碾压过程中出现的空洞、孔隙部位人工配合机械补充填料,再进行碾压。
(3)结构物1m范围内应使用
文档评论(0)